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人类活动及盗猎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大幅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自九十年代羌塘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藏原羚的数量得到恢复,植被亦得到有效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藏原羚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自羌塘自然保护区成立后,藏原羚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为调查保护区中藏原羚的数量,研究人员在1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0只藏原羚,放归后,第二次捕获9只,其中有标记的6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km2。                  

              (2)藏原羚所同化的能量中只有极少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绝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3)狼能够依据藏原羚留下的气味去猎捕,藏原羚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羌塘自然保护区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调节。

            • 2.
              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 ______ 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现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 ______ 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 ______ 者和 ______ 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______ .
            • 3.
              图1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2为某种鼠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 ______ 的结果.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除了狼,还有 ______ .红狐体重增长了1kg,最多消耗草 ______ kg.
              (2)图2中, ______ 点鼠的净增长率最大,B点鼠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型.
              (3)采用 ______ 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 ______ .若调查该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统计 ______ .
            • 4.
              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______ (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 ______ (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 ______ 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 ______ 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狼和兔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属于 ______ .
              (4)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 ______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______ .
              (5)不论哪种生物的种群,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______ 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 5.
              如图甲表示某岛屿上几类主要生物的食物关系,图乙表示兔进入该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该岛的生物除了图甲出现的以外还必须有 ______ .昆虫与鼠之间属于 ______ 关系.
              (2)鸟的粪便仍含有一部分能量,这些能量属于 ______ 同化的能量.若鼬只捕食鸟获得能量,则鼬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草 ______ kg.
              (3)图乙中,若在a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并全部标记后释放回环境中.第二次捕获了80只,其中有20只带有标记,则该岛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 ______ 只.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岛上有脱落的标记(某些带标记的野兔被鼬捕食,标记不影响兔被捕食).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 ______ (偏高、偏低、不变).
              (4)鼬能够根据鼠、鸟留下的气味而捕食它们,同样,鼠和鸟也能依据鼬的气味躲避鼬的猎捕,从而维持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稳定.这个实例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 ______ .
            • 6.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如图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2 1.05×1010 7.50×109 7.15×109 1.44×109 1.20×109 1.08×109
              (1)图中不构成生物群落的是 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田鼠和鼬属于图中的 ______ 成分.(用图中字母表示)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40只,其中有标记的2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______ 只/hm2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 ______ ,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很少部分用于自身的 ______ ,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 ______ 的形式散失.
              (5)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 ______ (用图中数字表示),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 ______ 的形式循环.
            • 7.

              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c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填A或B)。

              (2)在tl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型。

              (3)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

                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__     _______。

              (4)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问题: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

            • 8.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                            

              (2)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3)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4)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9.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制作的顺序是____、漂洗、染色、制片;在视野内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某个细胞连续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

              (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时为了保护色素不被破坏,要入_______;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________色。

              (3)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4)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操作顺序B注入_________,操作顺序C注入_____________。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左右的热水中,保持5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mL______________并振荡摇匀。

              ④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0℃的热水中,保持2min。

              ⑤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 10.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不能都用样方法,理由是______.对于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_诱捕的方法调查.
              (2)据图甲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的明显减少,是通过______两种种间关系来消灭害虫.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结构更为复杂,______稳定性更高.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有利于提高生群落对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