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依次有草丛沼泽、灌丛沼泽、落叶宋沼泽、森林等,科研人员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相关调查,如表所示为科研人员对几种植被类型中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丰富度(种) 平均种群密度(只/hm2
              森林 55 16.36
              落叶松沼泽 51 11.51
              灌丛沼泽 23 14.39
              草丛沼泽 21 3.94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鸟类一般属于 ______ .以上几种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若要调查估算森林中某种鸟类的数量,应采用的方法为 ______ ,一段时间内决定其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有 ______
              (3)几种植被类型中草丛沼泽的鸟类丰富度最低的原因是 ______ .森林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森林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 ______
              (4)科研人员调查发现这几种植被类型中的有机碳储量各不相同,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多少主要取决于动植物的残骸量和 ______
            • 2. 某生物小组做了有关种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标志法重捕法调查一块菜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B.用性外激素杀死雄虫后,昆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
              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地点,则二者一定存在竞争关系
            • 3.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最终都会演替到森林群落
              C.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D.在食物和环境资源十分充足的条件下,蝗虫种群的数量就会呈指数增长
            • 4. 统计某农田中玉米种植后植株平均高度,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B.90天左右玉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C.该农田中玉米长势整齐,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
              D.由于种内斗争的加剧,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cm后不再增长
            • 5. 某生态研究所对某个自然保护区中的入侵生物互花米草进行了以下相关研究.
              Ⅰ.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得到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A1:互花米草A2:自然滩涂)密度(B1:互花米草、B2自然滩涂)随垂直深度变化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统计底栖动物丰富度的方法为 ______ .每个样方分别采集6个深度的泥样,以了解大型底细动物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两种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均有 ______ 的趋势,大型底栖动物主要分布在表层的主要原因为表层 ______
              (3)某地的互花米草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研究人员从其原生地引入麦角菌,该菌能够感染互花米草花部,从而降低其种子的产生.麦角菌和互花米草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Ⅱ.研究人员发现该保护区中的麋鹿喜食互换米草,随后对麋鹿几年的数量变化进行的调查.
              麋鹿自1987年以后的数量变化如表: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1988年麋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 ______
              (2)在半散养环境下,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
              ①麋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_ (成分),其采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 ______ 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②保护区内生物群落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 ______ 演替.
            • 6.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不同水层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B.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通常由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
              C.在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D.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为Nt=N0λt中的λ是指增长率
            • 7.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
              C.池塘中的所有鱼类构成群落
              D.裸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
            • 8.

              下列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群落和种群一样,也具有区域性
              B.群落演替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优势物种会消失
              C.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的方向
              D.群落演替的最终状况与生物群落本身有关,与环境条件无关
            • 9.

              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生态瓶编号

              光照

              含微生物的泥沙

              浮游藻类

              水草

              浮游动物

              A

              +

              +

              +

              +

              +

              B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和所拥有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了一个    ,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为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    ,原因是                      ;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     ,原因是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 10. 某山坡25年前因发生火灾而焚毁所有树木等植被,今年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区域的几种主要树种不同年龄级的株数,结果如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树龄
              树种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赤杨 0 2 5 8 12 20 25 19 14 9 4
              栎树 21 15 12 10 7 4 2 0 0 0 0
              松树 0 0 0 5 7 11 13 10 5 3 2
              杜鹃 2 2 3 1 3 3 4 1 3 2 1
              A.山坡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B.山坡最早出现的树木是栎树,在25年间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最先受到环境制约而停滞增长的是松树,种群密度最大的树是赤杨
              D.被火灾焚毁的山坡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物种丰富度逐渐变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