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夏腊梅是一种落叶灌木,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研究人员在三个地区对夏腊梅种群特征及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夏腊梅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请据图作答:
              (1)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2)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 ______ ,据图判断三个夏腊梅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 ______
              (3)夏蜡梅对生境要求较高,喜湿润环境及散射光,光照直射和过于荫蔽都会导致其生长不良、退化严重.调查发现,种群甲所处的群落为人工林,有大量的细叶青冈、红楠等常绿乔木,该群落的 ______ 结构不利于夏腊梅的生长,夏腊梅在与高大乔木的 ______ 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对该地区夏腊梅的保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 (多选).
              A.疏除部分乔木层的常绿成分       B.对夏腊梅实施迁地保护
              C.大量砍伐高大乔木               D.做好夏腊梅的种群监测.
            • 2.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 ______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位置的生物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这体现出群落空间结构的 ______ ;其次,森林中不同种类植物存在明显分层的现象,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 ______ 的能力.
            • 3. 图1为小型景观鱼池生态循环净化系统.生态净化系统内引入芦苇等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蛳、草鱼、鳙鱼等物种,以达到对污水的协同净化效果,它是集生态工程、废水处理、园艺美观于一体的新型高级生态工程系统.

              (1)生态净化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______ ,其中螺蛳、草鱼、鳙鱼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此系统内有植物芦苇和菖蒲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水面下还有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调查芦苇的种群密度可以用 ______ 法.
              (2)科研人员利用上述生态净化系统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实验期间鱼池每天投饵三次,定量测定该生态净化系统的COD值和NO3-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COD即化学需氧量,值越高说明有机物含量越高)
              ①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该生态净化系统对 ______ 去除效果较好.COD值的变化是由于该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能把流入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②实验后期的鱼池中出现藻类水华现象,流经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 ______
            • 4. 如图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5年的调查,其中除豚草是外来种以外,其它均为本地原产植物,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种名/年份 1 2 3 4 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巴 10 9.2 8 6.8 5.5
              曼陀罗 3 2.1 1.1 0.3 0.1
              龙葵 3 2 0.4 0 0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取样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关键是要 ______ ,该调查中种群密度的计算办法是 ______
              (2)豚草作为外来种,依据表格判断豚草在刚进入新环境时能呈现“ ______ ”型增长,除了气候条件外,还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 .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 ______ 关系,从调查数据推测,该草地10年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
              (3)该片闲散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______ ,其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动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 5. 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 ______ 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 ______
              (2)图中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 ______ 演替.
            • 6. 请分析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的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春天的时候,牧草由黄变绿,引来了众多捕食的牛羊,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 ______ 作用,除此以外,生态系统的功能还包括 ______ ______
              (2)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以螺蛳为食),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 ______ 的结果.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______ ;修复后的南湖风景优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3)黄河口湿地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因黄河改道而成.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独特的生物资源,成就了黄河口湿地的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多种功能.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______ ,这些区域的不同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
            • 7. 如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0 42.30 88.90 95.90
              17.43 55.50 116.61 150.81
              1.50 14.52 23.88 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 ______
              (2)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方法有 ______ ______ ,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情况,以获知群落的 ______
              (3)研究者在该森林的灌木层另选取了三种植物,测定其光合速率,发现同处于灌木层的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不大,这几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4)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 ______
              (5)当各项调查数据 ______ 时,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极群落.
            • 8. 如图是某海湾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请回答:
              (1)在上图的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耐盐植物,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则种植耐干旱植物,这些不同植物的分布差异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图中方框内表示该水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______ .图中 ______ (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 9. 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 ______ J/cm2•a,池塘中的水草、鱼、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______ .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______
              (2)计算图中由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______ ;调查该池塘附近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即 ______
            • 10. 请完成下列有关的概念图: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