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C.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 2.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加强管理某草原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内部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 3. 多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图所示:

              (1)调查沙棘木蠹蛾幼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______ 法.
              (2)比较2016年的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群落丰富度较高的是 ______
              (3)沙棘的果实可以入药.为了提高产量,人们向山坡地沙棘林中引入木蠢蛾的天敌.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引入木蠢蛾天敌的重要意义是 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该措施能够提高它的 ______ 稳定性.
              (4)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可以采用 ______ 具体措施来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种群密度,同时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4. 下列关于种群的不正确叙述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不是一个种群,而是一个生物群落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每隔5米种植一颗杨树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即种群密度
              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的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迁出率和迁入率不是决定某些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
            • 5. 2017年春,科学家在我国南方某岛上释放了超过50万只携带沃尔巴克氏体(一种细菌)的雄伊蚊,这种雄伊蚊与野生雌伊蚊交配所产的卵不能发育.通过大量释放这种雄伊蚊,可使伊蚊种群数量降低至不足以引起登革热(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流行.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雄伊蚊后,最终伊蚊种群年龄组成变为 ______
              (2)沃尔巴克氏体与酵母菌在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 ______ ,HIV是一种RNA病毒,HIV与沃尔巴克氏体最主要区别是 ______
              (3)登革热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与 ______ 细胞相遇而被大量消灭,但仍有少数病毒成功增殖并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 ______ 细胞能识别并攻击破坏靶细胞, ______ 细胞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抑制病毒在体内扩散繁殖.
            • 6. 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第1年 第5年 第10年 第15年 第20年
              物种a 5 10 2 0 0
              物种b 1 2 5 3 3
              物种c 0 1 3 8 6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第1~20年,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先升高再逐渐降低
              B.第1~10年,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生长高度有关
              C.第1~5年,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第10~15年,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 7. 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是制定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下列措施不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率的是(  )
              A.严格控制人口的出生率
              B.尽可能保证人口年龄组成的合理性
              C.适当提高育龄妇女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龄
              D.提高女性在人口中的比例
            • 8. 在种群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种群密度
              C.年龄组成
              D.性别比例
            • 9. 人们使用含有机锡(如三丁基锡)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洋,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会 ______ .该污染物通过 ______ 的富集作用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下图所示的改变,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3)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应将海洋底泥稀释液接种于以 ______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
              (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 ______ .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 ______ ______ 两种.
              (5)细菌培养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称为 ______ .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______
            • 10. 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