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为小李同学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

              (1)⑤表示______。若已知⑥可以通过影响①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则图中②表示_______。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___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 中,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___。

              (3)利用方法⑦调査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从而降低该害虫种群密度。

              (5)在自然条件下,动植物在种群空间特征上差异较大,动物由于社会行为常常表现出__________分布。

            • 2.

              某研究所对两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1)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A、B 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

              ②这种鱼在 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________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在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

              ④若在 t2 时种群数量为 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



              ⑤若该鱼是杂食鱼类,以水草和植食性鱼类为食,则该鱼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若其食物中水草和植食性鱼类各占一半,该鱼体重增加 1 公斤,最多需水草________公斤。

              (2)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________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和食物条件。


              (3)该红树林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 演替。

            • 3.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如下图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该调査小组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__,选取样方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该调查小组对海洋中某种食用动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点;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__________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3)图3是该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一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分析,在第1~5年间,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为________;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__。

            • 4.

              Ⅰ、如图是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生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鹰处于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鼠种群的死亡率较高,则鼠种群的数量一定会下降吗?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为福建龙井生态农业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生物属于___________。

              (2)若调查放养的山鸡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法。

              (3)若要调查此生态农业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需采用_________法。

            • 5.

              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如图所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t2时期后,种群数量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___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捕捞后保持在___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这条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如果出现恶性污染事件,则会导致绝大多数水生动物、植物死亡,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________能力有一定限度。

            • 6.
              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特进行试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该试验的因变量是 ______ ,根据试验结果建立 ______ 模型.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 ______ ,它与其它蝗虫的关系是 ______
              (3)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 ______ ,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篙和星毛萎陵菜是草场退化代表植物.以下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植物 不同纺织方式下植物类群所占百分比
              用虫胆畏油剂进行的化学防治 用绿僵菌进行的生物防治 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植物 45.3 60.6 52.3
              冷蒿 32.6 0.67 1.32
              星毛萎陵菜 4.36 0.37 0.81
              ①如长时间进行化学防治,会使草原经历_ ______ 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 ______ 为主的植物群落.
              ②用绿僵菌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 ______  为使草原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______ 保护.
            • 7.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2)若想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使用_______法;对于一些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通常用_____________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3)若上图是某池塘中草鱼的生长曲线图,为了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则在捕捞时应让池塘保持___________(填N0、K/2、或K)条草鱼;当池塘内的草鱼数量达到K值以后不再增长是因为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有限的。

            • 8.

              生态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毫升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反复实验,得出图中所示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1)大草履虫所处的实验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增长不可能按照                 曲线增长.

              (2)在有限环境中,随着           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加剧,这就会使大草履虫的出生率           ,死亡率              ,从而使大草履虫群数量增长率                

            • 9.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1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成分),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

              (2)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价值。

              (3)该水域在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 J能量,其粪便中含有240 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 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 J,要满足食草鱼类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藻类固定________ J的太阳能。

              (5)运动能力很弱的底栖动物可用________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如图2表示某种底栖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当Nt为________(填字母)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Nt为d时,该底栖动物的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

            • 10.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对污水进行净化。下图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2)相比其他污水处理方式,人工湿地具有成本低、净化率高的特点。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可以养殖一些鱼、虾等水生动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某调査小组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调查:

               

              ①图甲表示的Ⅰ和Ⅱ分别表示鲤鱼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在    点时,鲤鱼的数量达到最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鲤鱼的             

              ②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③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考虑污水中有机物的影响)为            

              (3)科研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挺水植物如香蒲、美人蕉等能够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