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豌豆蚜和某种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即处理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调查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1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00 2.19 3.03
              A.施用疏果剂后,21天内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和豌豆蚜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C.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全部被同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D.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而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较少
            • 2.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的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B.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更替
              D.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只能以CO2的形式进行
            • 3. 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有待效的抗疟新药,是从菊科蒿属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我国某地的青蒿资源非常丰富,野生型青蒿种群繁多.科研人员为开发利用这些野生型青蒿资源,进行了相关的科学研究.请回答:
              (1)调查某野生型青蒿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在取样时应注意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并要进行 ______
              (2)如图中野生型青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______ (填“是”或“不是”)可变的.
              (3)野生型青蒿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这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了 ______ 而形成的,再通过有性生殖中 ______ 而形成的.在野生型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这体现了野生植物的 ______ 价值.
              (4)四倍体青蒿植株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二倍体)可获得四倍体植株,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 ______ (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种,原因是 ______
            • 4. 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之前的增长并不就是“J”形增长,因为不能绝对满足“J”型增长的模型假设
              B.cd段,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种群增长率为零,于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C.bc段由于食物、空间和天敌等限制,种群增长率下降,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过度捕捞、毁林开荒等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也有可能增加
            • 5. 阳宗海有“高原明珠”的美称,近年来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和污染事件的影响.请回答:
              (1)从外地流入的黄鳓鱼繁育迅速,与金线鲃等土著鱼类争夺饵料、活动空间,并大量吞食鱼卵,使金线鲃等土著鱼类的数量锐减,甚至灭绝,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丰富度 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黄鳓鱼与金线鲃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若阳宗海中某种群起始数量为a,第二年的数量始终是第一年的b倍,n年后该种群数量为 ______ ,当b为1时,该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______
              (3)阳宗海受到污染后,经过一段时间水质基本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稳定性.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______ 演替.
              (4)除物质循环外,该生态系统还具有 ______ 功能.
            • 6. 如图是某个鼠群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
              B.种群密度越小,种类斗争越加剧
              C.图中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该种群所处的环境资源不受限制
            • 7. 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
              B.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
              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的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衰退型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 8.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最终都会演替到森林群落
              C.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D.在食物和环境资源十分充足的条件下,蝗虫种群的数量就会呈指数增长
            • 9. 小球藻是一种绿藻,鱼腥藻是一种蓝藻,实验人员在15℃时对它们进行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H218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 ______
              (2)从结构角度看,小球藻与鱼腥藻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两者都是 ______
              (3)在进行小球藻和鱼腥藻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 ______ 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目的是 ______
              (4)实验人员用 ______ 方法定时检测培养液中藻类的密度,得到如上图所示曲线.每次检测前也需要振荡摇匀培养瓶,其目的是 ______ .据图分析,单独培养时普通小球藻的数量增长曲线为 ______ 型.混合培养时,鱼腥藻和小球藻为 ______ 关系.
            • 10. 有几只老鼠由于寻觅食物而到达了另一新的生活空间,并定居下来.开始时鼠群的增长十分缓慢,后来逐渐加快,到一定密度又突然减缓,直至完全停止,呈现下图所示的“S”型增长曲线.
              (1)从图中A→B看,鼠群数量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开始一段时间内种群的基数 ______ ,幼鼠不能 ______ ,产生后代个体数 ______
              (2)从图中C开始,鼠群迅速增长,其原因是基数开始 ______ ,种群内 ______ 个体占多数,而 ______ 个体少.种群进入迅速 ______ 期.
              (3)从图中D开始,鼠群的增长受到明显限制,其原因是栖息地的 ______ 有限,从而导致 ______ 加剧.
              (4)E点时鼠群的增长完全停止,保持在一个 ______ 的水平上,这个水平叫做 ______
              (5)当处于 ______ 水平时,种群的增殖速度最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