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甲表示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内λ值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从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 ______ 过程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 ______ 不能被生物体用于合成有机物.
              (2)由图乙可知,该种群在第 ______ 年时,达到种群的K值.当种群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3)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说明 ______
            • 2. 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线表示Nt+1=Nt.K对策物种的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当物种数量高于X是,种群可以回升到S,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就会走向绝灭,这正是很多濒危动物所面临的状况.r对策物种只是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绝灭点,这正是人们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所面临的状况.请回答:

              (1)当种群基数较少时,种群增长为负值的是 ______ 对策;当种群基数较少时,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的是 ______ 对策,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 ______ 对策.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 ______ (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______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1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 ______ 的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Ⅱe点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a的角度将会 ______ 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 ______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蛇与限通过吃与被吃调节 ______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大熊猫属于K对策生物,为了保护大型猫,最有效的措施是 ______ ,它对推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重要,说明大熊猫有 ______ 价值.
            • 3. 为了研究升温对藻类复苏和群落演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采用模拟升温的方法培养某湖泊的冬季底泥,来研究不同温度时的藻类生长速率和藻类群落组成,以探究该湖泊水华的原因.培养过程中光照强度始终不变,所测得的数据见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的因变量是 ______ ,该湖泊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 ______
              (2)从图2中可看出,绿藻和硅藻在 ______ 时已开始复苏.而蓝藻在 ______ 时开始复苏.随着水温的不断提高,蓝藻在 ______ (填种间关系)中处于优势.
              (3)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
              ①计数时,若对各藻类细胞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 ______ 的方法.
              ②如果计数室出现气泡,测得的数据将比实际值要 ______
            • 4.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 ______ (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S型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 ______ (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______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 ______ 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ef.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 ______ ;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 ______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 5.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部分).
              时间(天) 起始 1 2 3 4 5 6 7
              培养液中小球藻数量(106个/mL) 0.90 1.00 3.21 3.92 540 3.78 431 526
              实验期间温室(℃) - 9-13 8-18 8-18 3-15 3-14 4-16 10-17
              (1)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
              (2)不能用数学式Nt=N0λt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的理由是 ______
              (3)前4天,培养瓶内的颜色变化是 ______ .第5天,第6天,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请指出一项可能原因 ______
              (4)请完成以下图解,以表示小球藻培养瓶中主要的能量流动情况.
            • 6. 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增长曲线是 ______ 型,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 ______
              (2)由图可知,第6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可能包括 ______
              (3)如果此种群是老鼠,则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 ______
            • 7. 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Ⅰ.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
              (1)曲线 ______ 说明其种群栖息地被破坏的程度较轻.图中阴影部分代表 ______
              (2)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其年龄组成为 ______
              (3)在a、b、c、d、e五点中,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______ 点.
              Ⅱ.图乙是将灰喜鹊引入某个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调查了10年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绘制的λ值变化曲线.
              (1)灰喜鹊从第1年至第6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 ______ ,第6年至第9年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______
              (2)A、B、C三点时的种群数量相比,最少的是 ______ 点.
              (3)图中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的点是 ______
            • 8. 1859年英国人携野兔进入澳洲大草原,对澳洲本地物种造成极大威胁,据图回答问题:
              (1)0(起始年)→a年,野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48只,则第a年种群数量Na= ______ ;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______ 锐减.
              (2)a年引入野狗防治兔灾.根据a→b年野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野狗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据图写出澳洲草原简单的食物网 ______
              (3)c年控制野狗数量,并引入仅对野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______
              (4)d年后,野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
            • 9. 某草原主要的食草动物是一种食物性非常广的兔,这种兔喜欢捕食草原上的优势草.如图表示兔与这个草原中草类种数的关系,请分析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之间,随着兔密度的增加,草类种数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兔把竞争力 ______ 的植物种吃掉,可以使竞争力 ______ 的植物种生存,所以草类种数提高.
              (2)B~C之间,草类种数随着兔密度增加而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3)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物、天敌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位相似的生物,会发生下列哪种关系 ______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
              (4)对于每一种生物来说,它周围的一切属于它的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无机环境.下列不属于一只兔的生活环境的是 ______
              A.草              B.其他的兔       C.兔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D.狼.
            • 10.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现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一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群落交错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数量总计 4172 478 365 211 5209 1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 ______ .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 ______ 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 ______ 变化影响较大.
              (2)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 ______ 曲线增长,原因是 ______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 ______ 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一系列变化称 ______
              (4)经研究发观一种叫田野菟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而不会致死其它植物.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