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图1.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______ 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______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______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______ .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______ ,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图2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______ .
            • 2.

              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请分析回答。


              (1)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若选取面积为10m2的样方5个,种群密度分别是 n1, n2, n3, n4, n5,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株 /m2

              (2)如图1表示小组同学根据当地主管部门提供的该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绘制出的λ值变化曲线.分析可知,在 0-20年间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年。

              (3)某研究所对该生态系统某一段河流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如图2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 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A、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②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这种鱼在 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

              (4)红树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不同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红树林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

            • 3.
              某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测定,测出的数据如表(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田 荒地 湖泊
              入射太阳能 2001.0 497.0 111572.0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25.3 4.95 111.3
              生产者的呼吸量 8.4 0.99 37.0
              (1)表中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 ,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2)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等量的太阳能, ______ 更可能具有较多的能量可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3)耕葵粉蚧是生活在玉米等禾本科植物根部的一种害虫,人们引入天敌甲控制耕葵粉蚧的危害,却发生了天敌甲泛滥成灾的现象,原因是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条件下,天敌甲种群呈 ______ 型增长.专家改进了防治耕葵粉蚧措施,建议:①及时中耕松土,清除禾本科杂草,以降低耕葵粉蚧种群的 ______ ;②可与大豆间作,以增加玉米田中物种丰富度,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防止虫害爆发.
              (4)湖泊从岸边到湖中心不同的生物分布,表明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 ______ .
            • 4.
              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它们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______ .
              (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过程是 ______ ,该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在演替过程中, ______ 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 ______ 的.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 ______ 型曲线.
            • 5.
              图1表示某一人工鱼塘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2对应其所在的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提高经济效益,在生物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 ______ 点.
              (2)图2可表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其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 ,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丙表示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 ,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______ ,若该经济鱼类的食物有来自植物,来自草食鱼类,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一条长到4Kg的鱼最多需消耗海洋植物 ______ kg.
              (4)与自然湖泊生态系统比较,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 ______ .每年均有大量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海洋,请根据生态学原理,指出可能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______ .
            • 6.
              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图乙表示某生物种群的增长速率.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生态系统包含的生物成分有 ______ ,若狼体重增加5kg至少需要消耗牧草 ______ kg.
              (2)若图乙为鼠种群增长速率,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型,若要调查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鼠种群的数量,常采用 ______ 法.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 ______ .
            • 7.
              甲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其中E(20 000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 000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 500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kJ.乙图表示该草原中某一种群的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中鹰与狐狸的关系是 ______ .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
              (2)乙图曲线所示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 ______ 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______ 年,20~30年中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
              (3)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 ______ 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______ 、 ______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之间的传递以 ______ 的形式进行的.
            • 8.
              如图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5年的调查,其中除豚草是外来种以外,其它均为本地原产植物,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种名/年份 1 2 3 4 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巴 10 9.2 8 6.8 5.5
              曼陀罗 3 2.1 1.1 0.3 0.1
              龙葵 3 2 0.4 0 0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取样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关键是要 ______ ,该调查中种群密度的计算办法是 ______ .
              (2)豚草作为外来种,依据表格判断豚草在刚进入新环境时能呈现“ ______ ”型增长,除了气候条件外,还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 .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 ______ 关系,从调查数据推测,该草地10年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 .
              (3)该片闲散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 ______ ,其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动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______ .
            • 9.
              有一批田鼠迁入某草原,某科研小组对其进行了长期追踪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表示该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的曲线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 .
              (2)该草原田鼠的种群数量可以通过 ______ 法测得.图中AB时间段内实线和虚线重合的原因是 ______ ,而B点以后同一时刻虚线与实线的差值表示 ______ .
              (3)图中D点时刻,该田鼠的年龄组成类型的具体特点是 ______ ,牧民为了减少田鼠的数量,在图中 ______ 点(选填“B”“C”“D”或“E”)投放鼠药效果最好.
            • 10.
              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字母表示相关能量),图乙是一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请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______ 和分解者.
              (2)调查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2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3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600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42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80只.该地区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______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与实际相比 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饲料和水,则笼内鼠数量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在图丙坐标图内用曲线表示.
              (4)W1是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那么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______ (用字母表示);则第一、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用字母表示).
              (5)图乙中有 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鲈鱼为第 ______ 营养级;幽蚊幼虫与太阳鱼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6)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调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