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描述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模型是

              A.概念模型
              B.实物模型
              C.数学模型
              D.物理模型
            • 2.

              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后,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入侵”到一个新环境的初期,可能会(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3.

              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时,增长速率为0
            • 4.

              某研究所对两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1)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①A、B 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

              ②这种鱼在 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________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在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

              ④若在 t2 时种群数量为 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



              ⑤若该鱼是杂食鱼类,以水草和植食性鱼类为食,则该鱼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若其食物中水草和植食性鱼类各占一半,该鱼体重增加 1 公斤,最多需水草________公斤。

              (2)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________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和食物条件。


              (3)该红树林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 演替。

            • 5.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稳定性)。如图甲表示草场载畜量对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自然种群大小对出生数量、死亡数量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甲可知,载畜量超过C点后将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B.由图甲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由图乙可知,F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若图乙表示某草场羊的种群,则控制其数量在E点比较适宜

            • 6.
              如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C.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 7.

              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下列与该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种群数量

              36

              72

              339

              856

              1521

               

              捕捉标志数

               

               

               

               

               

              160

              第二周重捕数

               

               

               

               

               

              160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

               

               

               

               

               

              40

              A.
              B.
              C.
              D.
            • 8.

              回答下面关于种群和群落的问题:

              第一部分: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

              (1)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m2

              (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株/m2(用字母列出表达式)。

                  

              第二部分: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


              第三部分: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B曲线呈“S”型,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第10-20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

            • 9.

              科研人员深入调查了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你认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科研人员通过建立________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_____________。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蝗虫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呈指数增长的种群,其死亡率为零

              B.物种是种群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C.人类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人口就会维持零增长率

              D.飞蝗的种群密度可以作为是否需要防治的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