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种群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结合坐标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型曲线增长的自然种群,如果Nt=N0•λt,则其中λ是一个变化值
              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后应使种群数量处在d点
              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b点
            • 2.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得一定体积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在0~T0时间段内,小球藻的年龄组成和种群密度的变化为(  )
              A.衰退型   减小
              B.增长型   增大
              C.稳定型    先减小后增大
              D.先是稳定型后变为衰退型    先增大后减小
            • 3. 豌豆蚜和某种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即处理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调查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1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00 2.19 3.03
              A.施用疏果剂后,21天内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和豌豆蚜都属于第二营养级
              C.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全部被同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D.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而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较少
            • 4.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的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B.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更替
              D.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只能以CO2的形式进行
            • 5. 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之前的增长并不就是“J”形增长,因为不能绝对满足“J”型增长的模型假设
              B.cd段,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种群增长率为零,于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C.bc段由于食物、空间和天敌等限制,种群增长率下降,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过度捕捞、毁林开荒等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也有可能增加
            • 6. 如图是某个鼠群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
              B.种群密度越小,种类斗争越加剧
              C.图中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该种群所处的环境资源不受限制
            • 7. 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
              B.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
              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的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衰退型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 8. 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B.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C.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D.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 9. 科学家到某地进行生态考察,发现该地区鸟类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查明原因,科学家采取的完整科学研究方法是(  )
              A.通过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B.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可能原因→初步判断→得出结论
              C.观察,提出问题→分析,提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D.初步分析,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与验证→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 10.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也可以为负值
              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