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正确叙述是(  )
              A.丰富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B.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高
              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一定会增加
              D.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 2.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的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B.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更替
              D.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只能以CO2的形式进行
            • 3. 阳宗海有“高原明珠”的美称,近年来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和污染事件的影响.请回答:
              (1)从外地流入的黄鳓鱼繁育迅速,与金线鲃等土著鱼类争夺饵料、活动空间,并大量吞食鱼卵,使金线鲃等土著鱼类的数量锐减,甚至灭绝,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丰富度 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黄鳓鱼与金线鲃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若阳宗海中某种群起始数量为a,第二年的数量始终是第一年的b倍,n年后该种群数量为 ______ ,当b为1时,该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______
              (3)阳宗海受到污染后,经过一段时间水质基本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稳定性.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______ 演替.
              (4)除物质循环外,该生态系统还具有 ______ 功能.
            • 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最终都会演替到森林群落
              C.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D.在食物和环境资源十分充足的条件下,蝗虫种群的数量就会呈指数增长
            • 5. 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它们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______
              (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过程是 ______ ,该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在演替过程中, ______ 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 ______ 的.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 ______ 型曲线.
            • 6.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
              C.池塘中的所有鱼类构成群落
              D.裸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
            • 7.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分别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林地上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需要随机取样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 8.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 ______ .研究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______ .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 ______
              (2)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 ______ 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______
            • 9.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现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一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群落交错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数量总计 4172 478 365 211 5209 1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 ______ .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 ______ 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 ______ 变化影响较大.
              (2)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 ______ 曲线增长,原因是 ______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 ______ 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一系列变化称 ______
              (4)经研究发观一种叫田野菟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而不会致死其它植物.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10. 某山坡25年前因发生火灾而焚毁所有树木等植被,今年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区域的几种主要树种不同年龄级的株数,结果如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树龄
              树种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赤杨 0 2 5 8 12 20 25 19 14 9 4
              栎树 21 15 12 10 7 4 2 0 0 0 0
              松树 0 0 0 5 7 11 13 10 5 3 2
              杜鹃 2 2 3 1 3 3 4 1 3 2 1
              A.山坡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B.山坡最早出现的树木是栎树,在25年间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最先受到环境制约而停滞增长的是松树,种群密度最大的树是赤杨
              D.被火灾焚毁的山坡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物种丰富度逐渐变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