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速率越大
              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
              D.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 2.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上层培养液计数
              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鼠类数量
            • 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可以用吸虫器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B.跳蝻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C.“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组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要求溶液浓度较高
            • 4.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 5.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保证酵母菌正常生长,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B.为保证酵母菌正常繁殖,培养容器必修敞开
              C.为解决逐个计数的困难,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D.为保证实验中计数准确,每次取样必须稀释
            • 6.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的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析回答:
              (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 ,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 ______ .
              (2)每天定时取样,用浊度仪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以推知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中设置B瓶作为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 ______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______ (填字母).
              a.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
              b.活酵母菌可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
              c.先向计数室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4)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 ______ 再计数.该实验中A瓶的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表: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 32 762 824 819 821 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 ______ 万个/mL.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
            • 7.
              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10毫升培养液内的酵母菌逐个计数虽然困难,但通过细心可以克服,以获得准确数值
              B.计数前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是必须的,如有必要,还要进行稀释
              C.本实验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但可以进行多次取样计数
              D.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可以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以减少误差
            • 8.
              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r•min-1>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需在干酵母中加入适量的 ______ 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菌恢复为正常的生活状态.
              (2)接种量为1.5mL、摇床转速为250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6h后数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
              (3)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接种量1.0mL、转速230r•min-1和 ______ .
              (4)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所示观察到的图象.

              ①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前要 ______ ,目的是确保随机取样时有均匀的种群密度.
              ②图1这块血球计数板上有 ______ 个计数室.
              ③图2表示的这个大方格上含有 ______ 个中方格,其容积是 ______ .
              ④若计数得图2中每一中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1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 ______ 个.
            • 9.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错误的是(  )
              A.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样方法
              B.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C.制作生态缸需要采用透明的材料如玻璃缸,并放置于散射光环境观察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前要先震荡试管
            • 10.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统计酵母菌数量方法是( )

              A.血细胞计数法   
              B.血细胞板计数法   
              C.血细胞计数板法   
              D.血小板计数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