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小时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稀释10倍(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 ______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______ ,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 ______ (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某一小方格时,活菌分布如下图所示,则记录的数目是 ______ 个.若平均每个样方中的酵母菌数目就是该数目,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1mL=1 000mm3).则酵母菌细胞个数/mL= 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pH值变化为 ______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______
            • 2. 现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共有400个小格)所示a、b、c、d、e 5个中方格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30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约有菌体(  )个.
              A.2.4×107
              B.2.4×109
              C.1.5×108
              D.1.5×106
            • 3.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如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A、B、C三支试管放置在表中相应的温度、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______ ;② ______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 ______ ,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如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 ______ 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______ 个.
            • 4. 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本探究实验由于有前后的自身对照,因此可不设置对照实验
              B.本实验操作顺序是:振荡试管→滴培养液→盖盖玻片→稍待片刻→显微计数
              C.若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增加对培养瓶内培养液的稀释倍数
              D.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
            • 5.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点对应时间取样计数时,可能需对样液适当稀释
              B.cd段酵母菌种群的增长率约为0
              C.造成de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营养物质缺乏
              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 6.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有螺旋盖的试管中进行培养,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I II III IV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B.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可能不同
              C.试管II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III不同
              D.试管II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IV下降
            • 7. 为了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结果图,并分析讨论.

              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酵母悬液、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不要求写出具体温度和计数具体操作.每天同一时间取样,为期两周.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
              (1)实验思路: 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分别画出酵母菌在最适温度及高于、低于最适温度时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曲线)
              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静置培养瓶中取培养样液计数时应注意 ______
              ②将样液稀释102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规格为2mm×2mm×0.1mm,共25个中格),所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分布如下.若只以图中5个中格的统计为例,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数为 ______ 个/mL.
            • 8.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的矣验,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可以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来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
              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D.营养条件井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9.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 ______ 的方法,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一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有 ______  (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3)某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①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②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如果A管中的10mL酵母液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在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值,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 ______ ,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造成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1210 4.8
              2 820 5.4
              3 1210 3.7
              4 1000 5.0
            • 10. 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