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要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 2.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时增长最快
              B.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Ⅳ=Ⅰ>Ⅱ=Ⅲ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 3. 如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
              种群密度
              温度
              0(h) 2(h) 4(h) 6(h) 8(h) 10(h) 12(h) 14(h) 16(h)
              10℃下培养 10 10 13 15 16 17 18 19 20
              20℃下培养 10 12 14 25 48 75 110 165 348
              30℃下培养 10 25 55 80 100 115 120 125 125
              A.研究过程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B.若实验过程中培养液被杂菌污染,表中的实验数值也会增加
              C.20℃条件下培养的酵母菌将在16小时时达到K值
              D.30℃左右培养酵母菌14h后,其出生率将降至0
            • 4. 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无氧呼吸
              C.引起酵母菌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有葡萄糖大量消耗以及溶液中乙醇大量增加、溶液PH改变等
              D.酵母菌是原核生物,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 5. 如图是某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图象:图甲表示酵母菌的结构;图乙是用血球计数板(规格是1mm×1mm×0.1mm) 观察未经稀释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结果;图丙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某一时刻的状态;图丁是用目镜10×、物镜10×组合下看到的细胞图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酵母菌可产生CO2的场所是②、③,产生酒精的场所是③
              B.对图乙计数前,需等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再开始
              C.据图丙可以判断此状态下A 处溶液浓度大于B 处溶液浓度
              D.若将物镜换为40×后,重新观察图丁视野可看到2个完整的细胞
            • 6.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养液的浓度会影响酵母菌数量
              B.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均应计数
              C.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
              D.在显微镜下统计酵母菌数量时视野不能太亮
            • 7.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进行计数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 8.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
              B.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苗准确计数
              C.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时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9.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
              B.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
              C.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D.对照组用不含有机物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 10. 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