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小时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稀释10倍(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 ______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______ ,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 ______ (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某一小方格时,活菌分布如下图所示,则记录的数目是 ______ 个.若平均每个样方中的酵母菌数目就是该数目,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1mL=1 000mm3).则酵母菌细胞个数/mL= 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pH值变化为 ______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______
            • 2. 某学生做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
              (1)该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过程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过程②:每天定时定量加入新鲜培养液
              过程③:每天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并录入数据表
              请判断该同学上述实验操作过程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纠正该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过程① ______
              过程② ______
              过程③ ______
              (2)若该同学计划实验为七天,每天制作三个装片进行观察、计数,并算出平均值.请为该同学设计一个数据记录表格.
              ______
            • 3. 酵母菌是重要的模式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 ______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______ ______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 ______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______ ______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 4. 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1)请指出并改正以上操作步骤中的错误: ______
              (2)血球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计数板有 ______ 个计数室,方格网上有 ______ 个大方格,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计数用.
              (3)在计数前常采用 ______ 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 ______ (需要或不需要)统计.
              (4)上述实验所用血球计数板以及观察到计数室一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分布如图所示.以此小方格中酵母菌数作为平均数进行计算,则1mo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 ______
            • 5.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如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A、B、C三支试管放置在表中相应的温度、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______ ;② ______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 ______ ,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如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 ______ 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______ 个.
            • 6.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对铜绿微囊藻(一种单细胞藻类,也是引起水华的藻类物种之一)生长、繁殖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实验,具体结果如图1、2所示.为了调查不同季节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科研人员还对某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请回答:

              (1)在对每次采集的水样测定铜绿微囊藻密度前,需要先搅拌培养液,其直接作用是 ______ ,然后在培养瓶中吸取样液,滴加在血球计数板上的盖玻片边缘,待培养液渗入且藻细胞全部沉降到 ______ 的底部,再利用显微镜观察、计数,进而计算出藻细胞密度.
              (2)分析图1、2可知,最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生长、繁殖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 ______
              (3)分析图3可知,一年四季中,该湖泊最容易发生水华的季节为 ______ .从生物的种间关系角度考虑,控制水体中藻类生长、繁殖的措施主要有 ______
              (4)如图4是某水产养殖池塘中能量流动途径,其中有机碎屑主要是指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饲料被分解成的颗粒性有机物.
              ①摇蚊幼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_ (填成分).
              ②流经此生态系的总能量是 ______
              ③小球藻固定的能量流入浮游动物后,除了图示流动方向外还有 ______
            • 7. 酵母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生物之一,在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多个知识点,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①中,酵母菌与大肠杆菌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酵母菌具有 ______
              (2)酵母菌通过②和③的过程都能产生CO2,产生的场所分别是 ______
              (3)在④课题研究中,用特定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定时 ______ ,将培养液滴在 ______ 上,经处理后观察和计数,最后建立了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 ______ 模型.
              (4)酵母菌在⑤中担任的角色是 ______ ,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5)酵母菌细胞中的 ______ 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之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让微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选择酵母菌而不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______
              (6)在⑦过程中,不需要灭菌的原因是 ______
            • 8. 下列是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观察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时,得出下表中的数据(在有氧情况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组别/培养时间(d) 1 2 3 4 5 6 7 8
              A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 0.8 1.2 2.0 2.8 3.2 3.6 3.2 3.0
              C 0.8 0.4 0.1 0 0 0 0 0
              实验研究的三种条件如下:
              条件一:无菌水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条件二: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条件三: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液0.1mL,环境温度5℃.
              (1)三种条件对应的组别编号依次是 ______
              (2)请写出主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______
              (3)上述三种条件的设置,可分别用来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如条件一与条件二组合可以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而条件二与条件三组合则可以用来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其中的条件二的设置在该实验中属于 ______
              (4)本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 ______ .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 ______ ,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如果显微镜视野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9.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以采用 ______ 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 ______ .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2)如果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______
              (3)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时间/天
              酵母菌数/个•mL-1
              温度/℃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5
              28
              根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指出该方案不足之处: ______
              (4)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8
              B 10 -- 0.1 5
              C -- 10 0.1 28
              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 ______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 10.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多套相同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第五步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 ______ ,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3)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显微镜计数时,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应当将样液适当 ______ 后再计数.
              (4)预期结果:在理想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但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呈 ______ 型增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