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
              B.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能量流动推动了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不利于能量的流动
            • 2.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的部分示意图,①~⑥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B.①表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 3.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图1

              图2


              ①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 

              ②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的结果。 

              ③当图1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的能量为1.2×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则A的能量最多为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特点。 

              (2) 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调查数据见下表1。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草地生态系统物种数调查结果/(个·m-2)

                   物种

              数目

              样方     

              A

              B

              C

              D

              E

              F

              G

              H

              I

              J

              1

              0

              2

              2

              0

              6

              3

              0

              4

              10

              0

              2

              6

              4

              0

              3

              0

              0

              5

              3

              0

              8

              3

              3

              0

              2

              6

              8

              4

              6

              5

              12

              6

              4

              5

              2

              0

              6

              4

              0

              8

              0

              8

              10

              5

              2

              0

              4

              5

              0

              3

              0

              6

              9

              10


              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而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 4.

              下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该生态系统中的草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 该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

              (3) 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4) 调查发现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

              ① 在t0~t2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增长呈“________”型曲线;t1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

              ②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其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分子水平上就是________多样性。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全部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过消化吸收后,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 6. 下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水体生态系统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B.水体中微藻数量越多含氧量越高
              C.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微藻和虾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 7.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一年时间内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统计(单位:百万千焦/年)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种群 输入的
              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
              消耗
              传递给
              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A 65.5 3.0 15.0 41.5
              B 15.0 5 0.5 2.5
              C 2 0.6 1.4 微量(不计)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A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为59.5百万千焦/年
              C.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5百万千焦/年
              D.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为12%
            • 8.
              如表是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m2•a)).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表中NP=GP-R.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GP) 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
              (NP)
              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R)102KJ/(m2•a)
              15.91 2.68 13.23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A.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为5.5%
              B.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表示为
              C.调查结果显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增大
              D.⑤代表的生物体内贮藏的能量(NP)属于次级生产量
            • 9.
              图是为解决城市水污染而建立人工湿地公园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能供人们旅游观光、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 10.

              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艾蒿(株/平方米)

              5

              10

              6

              3

              1

              1

              白杨(株/l00平方米)

              0

              1

              2

              4

              8

              鼠(只/100平方米)

              0

              1

              2

              4

              8

              16

              (1)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________。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几年后,鼠害日益猖獗,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措施有________。

              (4)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的含量,单位kg/(hm2·a)。

              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⑤中的“不可利用”部分是指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