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人类活动及盗猎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大幅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自九十年代羌塘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藏原羚的数量得到恢复,植被亦得到有效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藏原羚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自羌塘自然保护区成立后,藏原羚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为调查保护区中藏原羚的数量,研究人员在1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0只藏原羚,放归后,第二次捕获9只,其中有标记的6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km2。                  

              (2)藏原羚所同化的能量中只有极少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绝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3)狼能够依据藏原羚留下的气味去猎捕,藏原羚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羌塘自然保护区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调节。

            • 2.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来自绿色植物,来自小型肉食动物,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6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
            • 3.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 4.

              下图为部分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次级消费者摄入量占初级消费者摄入总量的10%~20%
              B.c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C.图中能量数值b=a+c
              D.c指向分解者的箭头中包含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次级消费者的粪便
            • 5.

              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从不同营养级能量传递的多少看,图中②③④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用“>”或“<”或“=”表示)。 

              (3)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过程应属于图示中的哪个序号?_______。

              (4)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哪个序号?_______。

              (5)④中的能量大约只有③中能量的__________。

              (6)由于某种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灭绝,则首先受损害的生物是图中的___________。

            • 6.

              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E为100J/(cm2·a)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J/(cm2·a)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
              D.从C到E的15J/(cm2·a)不包含次级消费者的粪便量
            • 7.

              下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食物网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蛇是___________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 -           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 ______。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物_______千克。

            • 8.

              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D.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完成生态系统碳循环
            • 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寄生细菌杀死草原兔,可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和传递效率

              B.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自我循环,能量需系统外提供

              C.动物尿液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

              D.若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则其营养结构相对较复杂
            • 10.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________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____________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______________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现象,其他的生物有的生活在水中层,有的为底栖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

              (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

              藻类种群组成

              铜绿微囊藻

              鱼腥藻

              斜生栅藻

              汉氏菱形藻

              薄甲藻

              小定鞭金藻

              重度富营养

              50%

              25%

              14%

              10%

              0.5%

              0.5%

              中度富营养

              5%

              40%

              42%

              12%

              0.5%

              0.5%

              轻度富营养

              0

              25%

              605

              14%

              0.5%

              0.5%

              贫营养

              0

              0.5%

              10%

              11.5%

              10%

              68%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