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哪种措施是正确的 ( )

              A.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
              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
              C.保护与人类共存的各种生物
              D.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 2. 下列关于温室效应对中国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永冻土将融化
              B.海平面将上升
              C.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
              D.北方干燥地区将变湿润
            • 3.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 

              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 4.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A.人口爆炸、资源枯竭、土地沙化
              B.地震、火山、水灾、旱灾
              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
              D.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 5.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的环境中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
              (1)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平均受害面积(%) 气孔
              被测植物 气孔密度(个/m2 每个气孔面积(mm2
              甲植物 13.5 218 272
              乙植物 33.4 162 426
              丙植物 57.7 136 556
              ①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 ______ 关系,与每个气孔的面积呈 ______ 关系.
              ②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 ______ 植物为行道树种.
              (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除图中有特别说明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①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作出的假设: ______
              ③实验步骤(简要叙述): ______
              ④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 ______
            • 6. 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类群及它的细胞类型依次是(  )
              A.衣藻、真核细胞
              B.蓝藻、真核细胞
              C.水藻、原核细胞
              D.蓝藻、原核细胞
            • 7. 2、在南澳岛的某农业示范基地,海虫草等“海水蔬菜”长势良好,这是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以高盐分的海水进行浇灌,所需无机盐由海水提供,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被列为国家八六三推广技术项目.大面积推广“海水蔬菜”种植的目的不包括:(   )
              A.节约淡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充分利用闲置的盐碱地,减少对耕地的需求压力
              D.减少化肥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 8.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名词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地热.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
            • 9. 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及少施氮肥,是因为大量的磷、氮会造成湖泊

                 

              A.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现象
              B.鱼虾全部死亡
              C.金属污染
              D.氮氧化物污染
            • 10. 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订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 2℃,请据此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_______,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____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越高。

              (3)假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4)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