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生物圈和酸雨等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B.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设法降低出生率
              C.酸雨能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还能伤害陆地生物,破坏土壤肥力
              D.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在内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 2.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大气中的C0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 3.

              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人类的广泛重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林时,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B.从生态效益角度看对害虫的化学防治优于生物防治

              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降低物种多样性

              D.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 4.

              2016年冬雾霾天气常常笼罩保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
              C.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的出现反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D.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
            • 5.

              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B.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大人类的宜居区域
              D.酸雨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7的降水
            • 6.

              近年中国沿海频频出现赤潮,赤潮过后往往引起大量的鱼、虾、贝类的死亡,其原因有( )

              A.赤潮生物主要大量寄生在鱼、虾、贝类体内
              B.赤潮生物能分泌大量毒素
              C.赤潮大面积发生后,使海水表层的溶解氧大量减少
              D.赤潮生物粘附在鱼鳃及滤食性贝类的鳃片上,阻碍了它们的呼吸
            • 7.

              下图表示1928、1978、2008三年,在甲桥上游20km至下游40km的范围中,测得的河水溶氧量,假设河水的溶氧量是与污染程度成反比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1928年时,甲桥附近地区的污染比1978年时严重
              B.从1928年到2008年的80年间,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有持续改善的趋势
              C.在2008年时,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比1928年时轻微
              D.距离甲桥越远,所测得的污染越严重
            • 8.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名词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地热.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
            • 9.
              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类群及它的细胞类型依次是(  )
              A.衣藻、真核细胞
              B.蓝藻、真核细胞
              C.水藻、原核细胞
              D.蓝藻、原核细胞
            • 10.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生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下列关于吡唑醚菌酯作用的推测错误的是(    )
              A.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B.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
              C.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
              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