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将各种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再经高温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备用。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蛋白胨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0.0 g

              1.0 g

              15.0 g

              (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常用___________方法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到________℃(填“20”、“30”、“40”或“50”)左右时,在__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造成污染。

              (3)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______________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4)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微生物的扩散。

            • 2.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相关问题:

              (1)在酿制葡萄酒时,课外小组用同一种葡萄汁对三种酵母菌进行发酵能力测试,结果如下:

               

              原重(g)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菌种1

              150.5

              151.83

              150.85

              149.38

              148.34

              147.32

              145.94

              菌种2

              158.4

              156.73

              154.78

              152.99

              152.10

              151.24

              150.04

              菌种3

              164.8

              163.82

              161.51

              159.43

              158.24

              157.25

              155.49

              从表格中培养基重量的变化分析,发酵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 。进行发酵前,发酵瓶要注意清洗干净,并且要使用_______消毒。

              (2)某同学在制作果酒之后,欲进一步制作果醋。他先接种优良的醋酸杆菌,再持续通入无菌空气,进一步发酵。请分析能否得到果醋?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制作腐乳、泡菜时,需要氧气的是______ ,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

              (4)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可以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制备培养基时,常用______做唯一碳源,制成_____(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 3.

              下图表示微生物接种、分离实验中的一些步骤,请回答:

                 

              (1)实验步骤A称为_________。进行步骤A之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步骤C在沾取菌液前应将接种环_______________。

              (3)上图所示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_______,操作过程中,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灼烧灭菌。

              (2)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____附近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用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______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______。

              (4)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通常须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________、________、pH等条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能达到此目的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

              (5)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

              (6)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能够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是因为能够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环带。

              (2)上述培养过程中,能够“浓缩”幽门螺杆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统计结果往往比原患者样品中含有的幽门螺杆菌活菌数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相同)。

            • 6.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在“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中,配制好的尿素固体培养基加上封口膜后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灭菌,冷却后加入用_________漏斗过滤的尿素溶液。漏斗用后需用适宜浓度的___浸泡,再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保存。 

              (2)在“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实验中,可以用___(A.50%乙醇 B.70%乙醇 C.90%乙醇 D.95%乙醇)鉴别果胶。果胶酶可以从黑曲霉或______中提取,配制这些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需要将pH调至____。

              (3)果酒制作果醋过程中,通入空气需要经过_____过滤。果醋发酵结束的标志是pH_____。 

              (二)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克隆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相关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①常应用____方法导入重组诱导基因后得到干细胞;部分干细胞经过诱导可分化成全身的不同组织或器官,说明这些细胞具有____性。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必须通入O2和CO2,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该过程中甲和乙细胞可经过生物诱导剂______的作用形成丙细胞。取一个丙细胞,放在含大量失去____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特定培养体系中培养,最后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为____法。 

              (3)下列关于经③和④过程得到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该过程应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理    B.该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C.丙细胞要具有分泌多种抗体的能力   D.丙细胞的形成先通过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进行抗体检验

            • 7. 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下图1,请分析回答: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发酵温度控制在180C~250C,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_____来检验。
              (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下图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
              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
              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
              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5)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影响酱油卫生指标的细菌主要有耐热的芽孢杆菌和耐盐菌。某生物兴趣小组欲从酿制的酱油中筛选出耐盐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酱油接种于含有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2)对该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接种过程需在_____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

              (3)若要统计活的耐盐菌的数目,把酱油接种到培养基上常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来表示,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纯化耐盐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是非常经典的抗绿脓杆菌的药物。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该病人体内的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1)获取绿脓杆菌单菌落:

                  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含有______、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调节pH至7,灭菌处理,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在_________附近倒平板。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单菌落。

              (2)检测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等剂量的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小滤纸圆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是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均出现透明圈(如上图),这说明绿脓杆菌对上述抗生素_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含头孢菌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美罗培南的小,这说明绿脓杆菌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比美罗培南________(填“强”或“弱”);含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美罗培南的小,且比阿培南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请推测此菌落产生的可能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绿脓杆菌的目的,对于该患者来说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____________。

            • 10. 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酸奶产品中乳酸菌菌数不得低于1×106.为了解某酸奶中的乳酸菌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碳源为 ______ (填“含碳无机物”或“含碳有机物”).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 ______ .
              (2)样品稀释: 先将样品稀释10倍,可用无菌移液管吸取25mL酸奶样品加入盛有 ______  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匀.然后进行系列稀释操作,得到稀释至106、107、108倍的样品.
              (3)培养与统计:吸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1mL,分别置于不同培养皿内,加入适宜温度的溶化状态的培养基,使之混合均匀,冷却成平板.每个稀释度做3个重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平板的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上述稀释度为 ______ 倍的平板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每毫升乳酸菌数为 ______ .


              (4)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其统计的数值往往比实际数目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