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我国74%的耕地土壤中缺磷,而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只有5%-25%的利用率,大部分磷都成了不能吸收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 5g 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 lmL 接种到基础培养基 A 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右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磷以______形式被植物细胞吸收,吸收后可用于合成______(填出 3 种含磷的有机物).
              (2)实验中所用的固体培养基往往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人凝固剂______制备的,培养基上出现的单一菌落可以看做一个______(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为了筛选出所需菌株,培养基中唯一的磷源应该是______,步骤 1 中接种方法是______,步骤 2 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为了保持所得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临时保藏时,要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______格养基上,长成菌落后放人 4℃的冰箱中;长期保存时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
            • 2.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等产品.下面图1表示玉米深加工流程,图2表示为了获得玉米新品种常采用的一种育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才能供给酵母菌利用,纤维素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 ______ 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 ______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______ .如果还要对土壤中该类微生物进行计数,则接种方法是 ______ .
              (4)在育种过程中,若改变图2②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中的 ______ ,则可能不会形成愈伤组织,而是形成胚状体.若愈伤组织没有形成根,但分化了芽,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
            • 3.
              下表所示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NaNO3 Na2HPO4
              7H2O
              KH2PO4 MgSO4
              7H2O
              KCl 酵母膏 水解酪素 纤维素粉 蒸馏水
              1g 1.2g 0.9g 0.5g 0.5g 0.5g 0.5g 5g 定容至1000mL
              (1)根据上述配方可知该培养基是 ______  培养基(填“固体”或“液体”).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因为它只允许分解 ______ 的细菌生长,其他种类的细菌会因为 ______   生长受抑制.
              (2)培养该菌用的培养基通常采用 ______ 法进行灭菌,在培养基接种时应采用 ______ 法,该方法接种培养后的菌落,不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 (单选).

              (3)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人们可以通过 ______  法对该细菌进行筛选,如果产生了 ______ 即可筛选出该菌.
              (4)若某同学用0.1mL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共制作了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5、183、176和169,则1mL样品中的细菌数是 ______ 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