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煤城”淮北的煤矸石堆积如山.腐殖酸(大分子有机物)是煤矸石的主要成分之一,直接应用效果差.研究人员从煤矸石发酵的环境中筛选得到了能降解腐殖酸的细菌H4.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H4单菌落,可从煤矸石发酵的环境中取样,并应选用以 ______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除此之外培养基中还应含有 ______
              (2)利用平板划线法纯化H4菌株时,划线前需要 ______ 接种环.从第一区域划线的 ______ 开始往笫二区域内划线.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H4活菌数量常用 ______ 法进行计数,其统计数据往往比真实值 ______ (高/低),原因是 ______
            • 2. 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①豆浆变质处理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
              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
              细菌
              序号
              菌落特征 菌落直径/mm 菌落数/个
              豆浆A 豆浆B 自制豆浆
              S1 表面有白色绒毛,圆形边缘不规则 5 5 3 7
              S2 白色,表面无绒毛,有白色液滴 1~2 18 11 24
              S3 黄色,表面无绒毛,如同黄色液斑 20-30 11 7 15
              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三角瓶的常用灭菌方法是 ______ ,步骤②中培养基的常用灭菌方法是 ______
               (2)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区分菌落种类的依据是 ______ .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 ______
              (3)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 ______ 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 ______ 左右.
              (4)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优点是 ______
            • 3. 某研究小组将一组相同圆纸片放入不同浓度的麦迪霉素(一种抗生素)溶液中浸泡后,放在接种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培养,实验结果如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培养基的灭菌包装入 ______ 中灭菌,加热初期,必须先将锅内的 ______ 彻底排除后,将锅密闭,再继续加热灭菌.
              (2)倒平板时,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倒置的原因是 ______ ,倒置后用记号笔在培养皿的 ______ (填“皿盖”或“皿底”)上标明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日期、平板上样品的稀释度、培养微生物名称及制作者姓名等信息.
              (3)该实验中,宜使用 ______ 方法接种大肠杆菌,在培养和接种大肠杆菌时要特别注意进行无菌操作.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圆纸片的要求是 _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浓度为 ______  (填图中数字)的麦迪霉素,原因是 ______
            • 4. 关于消毒和灭菌的不正确理解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D.常用消毒方法有煮沸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法、化学药物法
            • 5. 若要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的微生物,其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g土壤加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10-2土壤稀释液;
              ③吸取0.1mL土壤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将土壤稀释液稀释至浓度为10-3、10-4、10-5、10-6、10-7的溶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 6. 研究人员为获得用于烟气脱硫的脱硫细菌,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回答:
              (1)取样与选择培养:在某热电厂烟囱周围区域采集土样,取样用的小铁铲和盛装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 ______ .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 ______ 浓度.
              (2)驯化脱硫细菌:将目的菌转移到含少量无菌水的锥形瓶中,边搅拌边持续通入SO2气体,驯化几分钟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待长出菌落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并逐步延长通SO2的时间,与此同时逐步降低培养基的pH.由此分离得到的脱硫细菌具有 ______ ______ 能力.
              (3)培养、观察与应用:为获得大量的目的菌用于生产,在培养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连续取样进行计数,计数方法一般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 ______ 法.当用前者进行计数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 ______ ,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即可推测出样品中含有的活菌数目.通常情况下,用此计数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______ ;当用后者进行计数时,需在 ______ 上的计数室内计数.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中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B.在活菌计数法中,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多
              C.无菌技术也是要防止实验者被微生物感染
              D.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样品中目的菌株的浓度
            • 8. 下面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
              C.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D.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
            • 9.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选择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明确培养基的特定用途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伊红-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区分牛奶中的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
            • 10.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具有营养丰富、配制方便等优点,它属于(  )
              A.选择培养基
              B.半合成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