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提高菊花抗冻能力,研究者从其他生物中克隆出抗冻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抗冻基因C在菊花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之间。
              (2)若想了解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检测方法是采用______技术。
              (3)若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抗冻基因C已经整合到菊花的基因组中)抗冻能力没有提高,根据中心法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需要通过质粒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5)借助农杆菌将重组质粒导入菊花细胞,在该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目的是______。抗冻基因C的遗传特性能在菊花体内维持和表达的关键是______。
              (6)科研工作者可以利用PCR技术获得更多的抗冻基因C,那么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__。
            • 2. 研究者在大豆突变体库中筛选出纯合突变体甲,并对其展开研究。
              (1)γ射线照射可诱导大豆发生基因突变或______,是构建大豆突变体库常用的______因素诱变方法。突变体甲表现为叶皱缩型,如图1。

              (2)以突变体甲与野生型大豆为亲本,进行正反交获得F1.采用特异性引物对两亲本基因组DNA 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如图2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F1植株进行PCR扩增的结果。

              据结果判断,1~10中______是杂交成功获得的F1植株;推测F1中出现其它植株的原因是______。F1自交收获F2,发现突变型124株、野生型380株,说明突变体甲叶型突变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定律。
              (3)研究发现突变体甲是7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预测该缺失范围内有6个基因(记为基因1~6)最有可能与甲的叶皱缩有关,而这6个基因在8号染色体上均有功能类似的基因(记为基因1'~6')。为确定基因1~6中与甲的叶皱缩直接相关的基因,研究者从野生型______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获得______作为PCR模板,根据上述基因设计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发现只扩增出基因1~4,以及基因1'、3'、5'、6',故锁定基因______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后命名为基因P和基因Q。
              (4)研究者将同为叶皱缩表型的突变体乙与突变体甲杂交,子代均表现为叶皱缩,说明突变体乙与突变体甲的突变位点是______(相同/不同)的。进一步对突变体乙的基因测序,发现仅有基因Q发生突变。为确定基因Q的功能,将该基因转入______的大豆中,若发现______,则可证实基因Q与叶片正常发育直接相关。
              (5)研究发现基因Q与大豆叶表皮角质层的发育过程有关,角质层具有保水、抵抗病菌和昆虫侵袭等作用。请预期该研究的应用价值:______。
            • 3. 临床上对胰岛素需求量很大。如图是利用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胰岛素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重组质粒时,为避免人胰岛素基因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和载体的自身环化应选用______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载体。要使人胰岛素基因在奶牛乳腺中特异性表达,应将人胰岛素基因与______等调控元件重组在一起。
              (2)①过程常用______处理奶牛A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然后在恰当时期采集卵子并培养成熟。②过程采集的奶牛精子常用______法使其获能,与成熟的卵子在专用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受精过程中,在精子触及______的瞬间会产生透明带反应,这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3)对移植前的胚胎需进行性别鉴定,一般采用SRYPCR方法。SRY-PCR法基本程序是: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______(填“滋养层”或“内细胞团”)细胞,提取DNA;经PCR反应体系扩增SRY基因(Y染色体上特有的性别决定基因)片段,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要大量获得SRY基因,PCR扩增时需要加入两种引物:______(选填“引物I”、“引物II”、“引物III”、“引物IV”),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核苷酸链的______(选填“5’端”或“3’端”)开始延伸DNA链。除引物外,PCR反应体系中还包含缓冲液、模板DNA、______和______等成分。最后选择出现______(填“阳性”或“阴性”)反应的胚胎进行移植。
              (4)为了使胚胎移植能成功,需要对代孕奶牛C进行______处理,使之与供体的生理状况保持相同。)为了提高胚胎利用率,胚胎移植前可对胚胎进行______处理。
            • 4. 通过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定点诱变。如图为基因工程中获取突变基因的过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个碱基T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配对,但不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整体配对,反应体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别设计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识别位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引物中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有利于目的基因定向插入
              B.在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4种游离核苷酸、解旋酶、Taq酶等
              C.第3轮PCR,引物1能与图中②结合并且形成两条链等长的突变基因
              D.第3轮PCR结束后,含突变碱基对且两条链等长的DNA占
            • 5. 如图表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具体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欲获得大量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利用PCR技术,其基本原理是______,延伸过程中需要使用______酶。
              (2)过程C处理所用的酶是______,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3)过程E中若要获得大量的卵母细胞需用______激素处理成年母猪。过程H的名称是______。早期胚胎能移入代孕母猪的子宫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
              (4)DNA粗提取实验中选取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如选用植物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需用______处理。
            • 6. 在进行DNA亲子鉴定时,需大量的DNA.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使样品DNA扩增,获得大量DNA克隆分子(如图1,图中黑色长方形是引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PCR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2)图中的变性、延伸分别是指______、______。
              (3)假设PCR反应中的DNA模板为P,第一轮循环的产物2个子代DNA为N1,第二轮的产物4个子代DNA为N2,N1、N2中分别含有模板DNA单链的DNA分别有______、______个。
              (4)若图2为第1轮循环产生的产物。请绘出以a链和b链为模板经PCR扩增的产物。(请标注两种引物的位置)______。
            • 7.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8.

              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

              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lB酶

              (1)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组DNA作模板。

              (2)下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________和________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注:图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

              Ⅱ.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

              (3)据图1、2可知,80 ℃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__________;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单选)。

              注:酶的热稳定性是酶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通过其活性的保持程度来反映的
              A.50 ℃  B.60 ℃  C.70 ℃  D.80 ℃

              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lB酶的热稳定性

              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

              (4)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取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________(多选)。
              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
              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 9. 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可用于基因诊断、法医鉴定、判断亲缘关系
              C.需要合成特定序列的引物
              D.需要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类
            • 10.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与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需利用Taq DNA 聚合酶
              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取细胞产物的过程中,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C.在胚胎分割移植前,可用分割针取滋养层细胞鉴定性别
              D.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