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1是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该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研碎,并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图2进行处理.P1、P2、P3、P4代表试管底部的沉淀物中所含成分,S1、S2、S3、S4代表试管上部的上清液.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与高等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写上图1中的标号),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

              (2)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写图1中的标号),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写上图1中的标号).

              (3)由图2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________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4)在图2中,DNA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____(选填:P1、P2、P3、P4).

              (5)P2中的细胞器与下图的图________________相对应.

              (6)在图2中,P3的棒状结构(发现其会消耗氧气)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一般需要利用_________进行染色处理,通常被染成________。

            • 2.

              下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该实验使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染液,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__________,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如图甲的四种关系,在研究具体的物质M的跨膜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①和③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M的方式是__________,若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M的方式是___________。

              (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进行了3次观察。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乙所示的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a、b的浓度 _____(填"a>b"或"a=b"或"a<b"或"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3.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大量的叶肉细胞,将等量的叶肉细胞分别悬浮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该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后,随着蔗糖浓度升高,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从渗透作用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相当于半透膜,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

              (2)如果要研究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蔗糖溶液中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最好将叶肉细胞放在浓度为 _______的蔗糖溶液中,原因是______。

              (3)除蔗糖浓度外,如果分别改变叶肉细胞悬浮液中CO2浓度和温度也能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甲图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乙图是甲的局部放大.丙图是甲细胞中膜结构的模式图.
               
              (1)甲乙两图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______ .
              A.黑藻叶肉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人口腔上皮细胞
              (2)乙图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 (用图中编号表示).
              (3)若丙图表示乙图③结构上的膜,则R和S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______ .
              (4)若把甲图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图中⑤处液体浓度将 ______ .
            • 5. 如图是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请冋答:

              (1)A→B利用的技术称为______,其中②过程需要热稳定的______酶才能完成。

              (2)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需要经过③过程,该过程为构建______,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能表达。

              (3)上述流程示意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法,该方法一般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用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

              (4)从F→G的过程利用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为______,欲确定抗虫基因在G体内是否表达,在个体水平上如何鉴定______。如果抗虫基因导入成功,且与某条染色体的DNA整合起来,该转基因抗虫棉可视为杂合子,将该转基因抗虫棉自交代一代,预计后代中抗虫植株占______。

            • 6.

              下图是某两种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甲是___________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乙是_____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

              (2)甲图中有而乙图没有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乙图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

              (3)若甲图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_中。若甲图细胞是洋葱的根尖成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  ]_______.

              (4)甲图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为 _________(填写编号)。

            • 7.

              图中A、B表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图C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囊泡,用于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A                                  图B                                         图C  

              (1)图B中与结构1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能够产生CO2的结构包括          (填序号)。  

              (2)图A和图B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为               (填序号);结构5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为                                     。   

              (3)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        种碱基,    种五碳糖和磷酸。  

              (4)结合图C可知:溶酶体直接起源于________(细胞器名称);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性。

            • 8.

              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将带“皮”的幼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伸缩性相对较强。判断30分钟后可能出现的形状变化是

            • 9.

              结合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一般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是该种细胞___________。质壁分离是指________与细胞壁分离,细胞在清水中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___________。

              (2)某同学将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长为5cm的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依次编号为a、b、c、d,30 min和4h后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甲图所示:四组实验中,能够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完全复原的是_______(填字母)组,d组4 h后细胞外KNO3溶液的浓度与实验前相比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如乙图所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当氧气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其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 10.

              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有广泛应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采用最多的是农杆菌转化法,原因是农杆菌中Ti质粒上的______________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2)图中③④过程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基中除入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获取转基因植物人工种子,需培养到______________阶段,再进行人工种皮的包裹;如用植物细胞实现目的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类药物的工厂化生产,培养到____________阶段即可。

              (4)若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新的植物体,细胞间杂交一般采用_______作为诱导剂诱导细胞融合,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其优势是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