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③鸟类的栖息地    
              ④工业用水的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 如图为某地进行生态养殖的创新模式,该模式将乳鸽养殖销售、鱼塘养殖、果林种植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鸽种群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这就需要保护种鸽种群适宜的 ______ ,以维持鸽种群正常的出生率.鸽子经过驯化后可以充当“信使”,该过程属于 ______ 信息的应用.
              (2)肉鸽摄入的饲料,其能量一部分以呼吸热能散失、一部分用于 ______ ,其他能量进入粪便.粪便可以进入鱼塘或者回田利用,体现了生态农业的 ______ 等特点.
              (3)桉树能分泌出“杀菌素”和芳香化合物,在鸽舍周边种植桉树林隔离带的目的是 ______ .鸽舍需经常清扫、冲洗、废水进入鱼塘净化,体现了鱼塘生态系统的 ______ 能力.
              (4)调查发现,鱼塘存在着有水草→草鱼→鳜鱼所构成的食物链,其能量流动情况如表所示.(注:NP=GP-R,NP为净同化量,GP为总同化量,R为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I II III
              GP和NP GP=59.3×106
              NP=50.5×106
              GP=176×103
              NP=6×103
              GP=55.6×102
              NP=1.3×102
              NP/GP 0.85 0.03 0.02
              R 8.8×106 170×103 54.3×102
              未利用 99.7% 62.8% -
              ①该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②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______
            • 3. 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有机污染物
              C.从废弃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D.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 4.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如图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 ______ 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______
              (2)调查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 ______ 法.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 ______ 的结果.
              (3)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 ______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群落.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该修复工程可将有机污染物充分地分解利用,这主要符合生态工程的 ______ 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 ______
            • 5. 目前,“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任务已经公布,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进五年规划目标任务中.建立人工湿地,形成藻菌共生污水净化系统,对生活和工业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下图为利用人工湿地进行废水处理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稀释池的作用是防止厌氧池中的微生物 ______
              (2)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 ______ .在氧化塘中主要通过 ______ (填“需氧”或“厌氧”)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3)已知水中的某种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下表是该重金属在氧化塘中5个种群(这些种群可构成的一个食物网)中的含量:
              种 群
              重金属含量
              (μg/kg鲜重)
              0.0037 0.0037 0.035 0.035 0.34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有 ______ .戊种群处于第 ______ 营养级.调查戊种群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而该种方法只能用于调查 ______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 6. 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水库、滩涂、池塘等,被称为“地球之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湿地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______ .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______ .(填¨就地”或“易地”)保护.
              (3)在对湿地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 ______ 法进行采集,调查;常用 ______
              法进行统计.对于不知名称的小动物 ______ 填“是”或“否”)需要统计在内.
              (4)某地区为丁增加耕地面积,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该实例说明了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进行.
            • 7.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群落结构
              B.生态系统的成分
              C.种间关系
              D.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种间关系
            • 8. 如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甲为 ______ ,乙为 ______ ;就营养级而言,丙属于第 ______ 营养级.
              (2)能量经 ______ 作用固定并进入生态系统,图中的能量K为 ______
              (3)图示食物网中有 ______ 条捕食链,其中的生物通过 ______ 、物质循环和 ______ 而相互联系.
              (4)若甲同化的能量中直接流向丙,则丙增加7KJ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甲 ______ KJ的能量.
            • 9. 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10. 某地由于围湖造田导致水域面积大量减少,实行退耕还湖工程后湿地面积不断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中所有的鱼类构成一个种群
              B.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农田强
              C.退耕还湖引发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D.湖泊中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构成食物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