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3.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词》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B.《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把酒问月,给人以启迪:世事自古难以完美,人们应当以乐观豁达胸襟去面对。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写诗人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写出了归隐生活的艰难。
              D.《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通过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 4.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蒹葭》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中“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
              C.“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内心独白,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念祖国升华到思亲、思乡,让人心酸。
              D.“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诗句中“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在想象的虚拟中,结合着明喻和暗喻,唤醒了人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
            • 5.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这两句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对全诗来说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及象征的作用。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为朝廷完成收复失地大业的愿望,同时也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慨之情。
              C.小时候/乡愁是一杖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这几句写作者少小离家,思念母亲,小小的邮票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
              D.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没有写实,只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 6.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7. 以下关于诗句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逢入京使》这首诗中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人完全沉溺于思乡的悲苦之中,,而无法振奋精神。
              B.《晚春》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
              C.《春夜洛城闻笛》中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相思,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唤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D.《竹里馆》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 8.

              华子岗

              (唐)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注:晞:晒干。

              (1)请列举出本诗中作者精选的景物有哪些?

                                                                                  

              (2)最后一句“拂”字在描写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 9.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
            • 10.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所写的景象。

              (2)这首诗后两句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