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上” 指的是唐太宗

              乙文中唐太宗认为老百姓偷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甲文中作者虚构了桃花源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

            • 2.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 解释下列加画线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 见: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之。 临:______________

              (3)愿还而视之。子:____________     

              (4)去而之。      顾: 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①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②,箪瓢屡空,晏如③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④》.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⑤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二,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晋书•陶潜传》)

              【注】①吝情:舍不得。②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③晏如:安然。④来:语气助词。⑤羲皇:古帝伏羲。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1) 翻译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 【甲】【乙】两文在表现了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上各有何侧重?

            • 4.

              《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 解释加线词语

              (1)不知其也:           

              (2)学半:

              (2) 翻译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 这篇短文给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

              (4) “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阐述清晰,课文最后引用《兑命》的一句话是不是多余?

              (5)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 5.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字

              (1)经论世务者       (2)窥谷忘

              (3)流飘荡         (4)互相轩邈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 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_____、山之_____、山之_____,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4)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②,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④程课⑤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者。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①皇甫湜shí:当时著名文人。②素构:早就构思好的。③奚奴:童仆。

              ④牵合:牵强符合。⑤程课:固定的格式。

              (1) 解释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暮归(           )        (2) 是儿要呕心乃耳 (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每 日 旦 出 骑 弱 马 从 小 奚 奴

              (4) 请写出与此文最后一句相关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5) 李贺做诗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7.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故更之为“愚溪”。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节选自《愚溪诗序》)

              【注释】①绝:绝妙的;②家:名词用作动词,安家。 ③见:加在动词前,表被动;④下:低;⑤兴:兴起;⑥类:像;⑦鉴:映照。⑧牢笼:囚禁,逃不出。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神寒骨   ②不可久   ③溪莫利于世   ④乐而不能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故更之为“愚溪”。

              (3) 请用“/”给下面这句话划分停顿(划两处)。

              今 是 溪 独 见 辱 于 愚

              (4) 甲文先“心乐之”,后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否矛盾?为什么?
              (5) 请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两个方面,比较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异同。
            • 8.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砥,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干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马说》(节选)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解释下列加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食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

              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

              ③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

              ④三臣于草庐之中   顾_________

              策而临之    执_________

              (2) 划分下句的朗读停顿节奏。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马说》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在当时的社会仅靠少数“伯乐”他们很难被发现、赏识、重用《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幸遇“先帝”得以施展才华,而今天,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日益完善。请你结合《出师表》和《马说》的内容,联系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谈谈我们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 9.

              【三】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 解释下面句子中下划线的词语。

              (1)彼竭我 (      )      (2)望其旗    (      )

              (3)臣之妻臣(      )    (4)今齐地千里(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 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________ ”和“_______”;[乙]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时,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 ______  __”。
              (4) 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乙]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 10.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或词。

              (1) 树林阴,鸣声上下 (         )

              (2) 太守谁?           (          )

              (3) 余至扶风之明年     (         )

              (4) 既而弥月不        (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3)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4) 《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 主旨                     有共通之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