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炭疽杆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通过实验进行确诊.
              (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图如图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要采用 ______ 方法灭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 ______ 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 ______ .图中的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______ .两组试管同时培养6小时后,进行比较,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 ______  (填“提高”、“降低”、“不变”),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此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
            • 2.
              请回下面与微生物培养和应用有关的问题:
              (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 ______ 的入侵;对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等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 .
              (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2种,其中 ______ 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______ .
              (3)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利用微生物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酒精以供人类所需.将纤维素转化为酒精需要先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括C1酶、CX酶和 ______ ,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微生物是 ______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4)如表是分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MgSO4 葡萄糖 X物质 蒸馏水 琼脂
              用量 5g 10g 7g 1000mL 20g
              表中X物质最可能作为该培养基的 ______ ,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的作用是 ______ .
            • 3.
              果胶酶普遍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植物中,为获得果胶酶高产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分离、筛选、保存工作。
              (1)采用下表配方配制的培养液分离果胶酶产生菌时,该表X处的成分应是 ______ (填“葡萄糖”或“果胶”),不选另一种成分的原因是 ______ 。
              K2HPO4 MgSO4 NaNO3 FeSO4 X H2O
              O.lg 0.5g 3g O.Olg 2g 加至1L
              (2)科研人员将采集的果园土壤加人上述培养液中,振荡培养至培养液变混浊,再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移入新的培养液中重复多次,这一培养过程称为 ______ 培养。
              (3)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稀释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中培养,选择有菌落生长的培养基,加入刚果红溶液进行染色,在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应从中选出 ______ 的菌落,挑选的理由是 ______ 。
              (4)若需对获得的菌种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 4.
              科研人员发现,工业污水中有一种极难降解的含氮有机物NS(无色的NS与碘作用可形成蓝色反应),但可被NS分解菌高效降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NS分解菌的过程中,以NS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NS可为NS分解菌提供生长所需的 ______ 等营养物质。若要对NS分解菌加以纯化并计数,可采用 ______ 法接种。
              (2)NS分解菌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______ ,为排除杂菌污染,应设置的对照实验是 ______ 。
              (3)欲鉴定筛选得到的NS分解菌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在培养NS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 ______ 用于颜色反应鉴别NS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NS能力的大小,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设计思路: ______ 。
            • 5.

              如图是分离、纯化及保存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过程示意图:将土壤表层土稀释液煮沸5 min(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不会失去活性)静置5 min后获得样品,进行如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意可知,除用选择培养基外,还有________操作起到筛选作用。

              (2)上图的划线操作中,培养基从物理状态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___,接种环用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划线过程中第一区和最后一区的划线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相连。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5个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4的样品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长出来的菌落数分别为13,160,532,175和187。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______个。

              (4)用上述方法统计出的菌落数往往比样品中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
              如图是从土壤中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______作指示剂,分解尿素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______色。
              (2)制备实验所需的培养基时,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倒平板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提取玫瑰精油常用______法;而橘皮精油常用______法提取,这是由于______。胡萝卜素提取可用萃取法,其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
            • 7. 科研人员发现,工业污水中有一种极难降解的含氮有机物NS(无色的NS与碘作用可产生蓝色反应),伹可被NS分解菌髙效降解。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NS分解菌的过程中,加入NS的堉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NS可为NS分解菌提供生长所需的______等营养物质。若要对NS分解菌加以纯化并计数,可采用______法接种。
              (2)NS分解菌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技术是______;为排除杂菌污染,有设置的对照实验是______,其目的是判定______。
              (3)欲鉴定筛选得到的NS分解菌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在培养NS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用于颜色反应鉴别NS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NS能力的大小,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设计思路______。
            • 8. 秋收季节,北方的玉米田里“狼烟滚滚”,这是没有被深埋的玉米秸秆被粮农焚烧的结果。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能源,还污染了环境。研究人员发现某种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可利用秸秆发酵生产甲烷,实现了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的目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纯化产甲烷的菌株时,为了得到单个菌落,可采用的培养基是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将菌液接种于新的培养基上,该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的原因是______。
              (2)在生产过程中将秸秆粉碎后制成产甲烷细菌的培养液,一般无需灭菌但需要______处理以减少培养液中的O2.因不同种类的产甲烷细菌中______不同,故需将装置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
              (3)研究发现产甲烷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中,推测其应分布在土壤的______(填“深层”或“表层”)。硫基乙烷磺酸是产甲烷细菌特有的一种辅酶,利用该酶的特性制定的筛选产甲烷细菌的培养基称为______。
              (4)科学家在北方冻土中发现了一种食甲烷的细菌,随着温度升高,冻土融化,冻土中的食甲烷细菌也活跃起来,这样可以避免因冻土中甲烷、CO2释放而引起更明显的______(现象)。
            • 9. 为证明在青霉素在某种细菌产生抗药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选择而改变,有如下实验方案。其中,平板影印指用无菌绒布轻盖在已长好菌落的原培养基上,然后不转动任何角度,“复印”至新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请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扩大培养的过程中应选用______培养基。利用涂布分离法可获得A1培养皿上菌落,涂布操作结束时仍需要灼烧涂布器的目的是:______。
              (2)B组培养基中还添加了适宜浓度的青霉素,结果如图所示。欲证明青霉素所起的作用是选择,则应选取______(A.a1 B.b2 C.b1或b2或b3  D.任意一个菌落)菌落继续培养在空白的A2培养皿中,待长出菌落后影印到含相同浓度青霉素的C培养皿中。要证明青霉素所起的作用是选择而非诱变,预测结果应为:上述A2和C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______(“相同”或“不同”)。
              (3)图中②过程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成分 无机盐 蔗糖 葡萄糖 尿素 牛肉膏 琼脂 酚红
              培养基 + - + + - + + -
              结合图形分析______ (“能”或“不能”) 得出结论:该细菌可利用尿素作为氮源。理由是:______。
              (4)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过程中所有器皿和培养基都必须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B.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打开超净台上的紫外灯和过滤风
              C.涂布分离法,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更复杂
              D.采用划线分离时,在每次划线前都需蘸取菌液一次
            • 10. 工业上生产酱油通常会加入耐盐酵母菌,其会发酵产生乙醇、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增加酱油的风味。某研究小组欲对该耐盐酵母菌进行了分离纯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酱油生产过程中,将发酵原料装入密封的发酵罐时上部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其可为耐盐酵母菌提供______,以促进______。发酵罐中加入的无机盐对耐盐酵母菌生命活动的作用是______。
              (2)从发酵酱油中筛选并分离耐盐酵母菌,可依据计算、称量、溶化、______、倒平板等步骤制备选择培养基,冷却后将平板倒置。随后可通过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______。
              (3)该小组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_____。
              (4)为研究某种药物A对耐盐酵母菌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该研究小组将经过药物A浸泡的若干圆纸片放在长满耐盐酵母菌的平板上,一段时间后若______,则药物A抑制耐盐酵母菌生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