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 ℃、40 ℃、45 ℃温度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 mg、1 mg、6 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 2.

              下图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抗生素

              浓度

              (μg/ml)

              抗性

              I菌

              JD菌

              庆大霉素

              3

              利福平

              3

              卡那霉素

              3

              红霉素

              3

              (注“十”代表有抗性,“-”代表无抗性)

              材料一:近年来,细胞工程已进人高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生物学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该工程可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获得新型生物或特种细胞产品。

              材料二:微生物采油的关键技术是获得性能优异的菌种,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两种微生物进行融合,构建耐中高温采油微生物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宋绍富等人选用细菌I和细菌JD先后进行了各自抗生素抗性以及融合实验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I菌与JD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抗性是不同的,测量结果见上表。

              (1)上图中,若A细胞和B细胞均为植物细胞,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其培养成植株。

              (2)上图中,若A细胞和B细胞均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融合相比,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该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

              (3)利用I菌和JD菌进行细胞融合时,首先应使用 _______________法去除菌体的细胞壁,将获取的______________保存在等渗溶液中待用。

              (4)在对I菌和JD菌融合后的融合子进行筛选时,比较理想的是在培养基中添加3μg/ml红霉素(或3μg/ml利福平)与_______________两种抗生素,此种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_。             

            • 3.

              胡萝卜因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备受人们青睐。其中β-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解毒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下图是获取胡萝卜素的二个途径,请据图回答:


              (1)图中粉碎了的胡萝卜需进行[①]___________处理后再进行萃取操作,在浓缩之前,还需进行[②]____________处理。

              (2)现有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苯等四种有机溶剂,最好选择____________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点既可)

              (3)胡萝卜素的萃取瓶口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

              (4)途径2获取的产胡萝卜素工程菌在发酵生产时,除供给足量的水、无机盐、氧气外,还需要供给_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

            • 4.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难以降解的有害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和水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振荡培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

              (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多。

              (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___ 进行接种。平板划线法所使用的工具称_______,这种工具操作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接种时,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划线。

              (4)某同学将污水样液制成了101〜104的四个稀释样液,分别取0.1mL接种到4组(每组4个)固体选择培养基上,若在103组的4个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数是357、39、38和37,则每升污水样液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_个。

              (5)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

            • 5. 酿酒过程中若操作不慎,所酿的酒可能变酸。分析回答:

              (1)酿酒所需的微生物是        ,产生的酒精可以与            (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2)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           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若要对该菌进行初步分离纯化,比较便捷的操作是:采用            法(填“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把它们接种到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得到肉眼可见的           

              (3)实验室中常用                法对培养基及器皿进行灭菌。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                       和无机盐。

            • 6.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___   法。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 mg、1 mg、6 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 ℃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 ℃设计后续实验。

            • 7.

              下表是培养某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琼脂

              加水定容至

              用量

              5 g

              10 g

              5 g

              20 g

              1 000 mL

              (1)培养基的类型很多,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________和无机盐。上述培养基配方中能充当碳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配制完成以后,一般还要调节pH并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处理。

              (2)在配制培养基时,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

              (3)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器皿进行________(填“消毒”或“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进行清洗和________;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________,还能损伤DNA的结构。

              (4)分离纯化微生物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