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雨)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请你从中国古代诗词中找出描写“雨”的一句,写在横线上,并试赏析其表达效果.(60字以内)
              诗句:    
              赏析:    
            • 2. 对《望岳》一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似裂.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3. 下面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写江上之景,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昂扬奋进的鼓舞力量
              B.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上句用“烽火”借代战争,“三月”表明战火连绵时间之长;下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万金”极言家信的珍贵
              C.龚自珍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两句诗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化为春泥奉献全部的力量
              D.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两句诗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 4. 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项是(  )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句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抵抗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诗句描绘了从南到北、自西向东广袤地域冰封雪飘的场景意境大气磅就,显示了诗人雄伟的气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两句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发的将军和流泪的征夫表现了戍边将玖戍不归、功业难成的悲怆情怀
              D.跟着我去踩田固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郑愁予《雨说》)诗句中的“我”是春雨,诗人借春雨的口吻表现了大地因春雨降临而焕发勃勃生机
            • 5. 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流露出作者对自己遭受贬谪的愤懑不平之情
              B.颔联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被害友人的怀念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D.尾联是作者与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 6. 选出对《饮酒(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本首诗的首句交代了诗人不是隐居山林,而是众人聚居的繁华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俗世的原因,“悠然”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安逸闲适的心境.
              C.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D.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不能言说的痛苦.
            • 7. 下列对诗句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烽火”指叛军在长安城里放火烧城,大火烧了三个月还没有熄灭;“抵万金”比喻家书的珍贵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只是指天空中漂浮的云彩.诗句告诉我们:站在高山上,双眼就不会被空中漂浮的云彩遮住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李白描绘出泰山的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暗含诗人的赞美之情
            • 8. 古诗欣赏.
              对下列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了九种事物,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B.《归园田居(其三)》“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通过自己辛勤劳作,换来田园的好收成,再做一个“造福一方”的好官.
              C.《登岳阳楼(其一)》中“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风霜”既指自然事物,又喻社会现实;“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悲愁之情.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 9. 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 10.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诗“随”“人”用得好,诗人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船过荆门时所见到的不断变化的景物,写得极为传神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运用“风飘絮”‘雨打萍”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破碎,形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的局面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天狼”即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诗句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的雄心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这首诗写诗人不善于种田,傍晚收工时,露水打湿了衣裳,沉重的劳作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抱怨之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