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山村夜色

              文/覃万谋

              (1)去年国庆节,我和妻子回老家看望80多岁的父母。因为建设沪渝高速的需要,老家的旧房被拆除,新建的房屋位于沪渝高速公路与318国道之间。

              (2)那天傍晚,月亮高挂。吃过晚饭后,我到门前的稻场上散步,看山村的夜色,听山风的歌声。

              (3)沪渝高速路上,从江苏、浙江、上海驶向四川、重庆的客货车辆,射出的灯光像一道晨霞,映红了山谷的两侧;四川、重庆驶向湖北、江苏、浙江等地的车辆,发出的灯光似夕阳挂在西边的山头,映红了周边的山寨;稻场的前方,山峰重叠,云雾缭绕,在月光和灯光的照耀下,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房前的小河,潺潺流水,在月光的折射下,发出道道波光;成熟的柿子,高高地挂在树上,像一个个小灯笼;屋后,两棵百年松柏,高大挺拔,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4)父母的菜园子,就在房屋的后边。走进菜园,就如进了菜场。西红柿、辣椒,挂满枝头;爬满支架的四季豆,一层层,一排排,呈鱼鳞状;躺在地里的冬瓜、南瓜,一个个酣睡的样子,享受着晚风的滋润;大白菜,有的如球状,有的如荷花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这些,我感慨父母的辛勤,他们劳作一辈子,虽然辛苦,却感到充实、安逸、幸福。

              (5)随着社会的进步,山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在农村,我们吃的是玉米、红薯 ,现在吃的是大米、肉类;过去住的土坯房,现在住的是小洋楼;过去出门靠步行,现在出门坐汽车。山乡巨变,无法描述。

              (6)也是机遇和巧合,为了改变家乡面貌,身为国土人的我,也曾经为国家大道建设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虽然过程艰难,但却感到踏实。

              (7)不知不觉,夜已深了。回屋躺在床上,激动的心情渐渐平静,在远处汽车、火车的笛鸣声、轰鸣声中,我不觉进入了梦乡。                              (摘自《湖北日报》)

              (1)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 请从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4) 说说第(4)段画下划线句子体现出怎样的表达效果。  (5) 【积累链接】山村夜色的美丽离不开月光的照耀,在月光的照耀下,自然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请写出李白《峨眉山月歌》中描写峨眉山的两句。
            • 2.

              课堂的温情

               邰 霞

              这是一堂比赛课,时间对每一位选手来说都很重要。可是,我们不能忘了一种推己及人的温情。

              ②这是一个正在讲授“组织行为学”的大学课堂。讲课的是一位穿着黑色T恤、牛仔裤,戴着眼镜的67岁的老教授。听课者年龄层次不一,有很多已经走上社会的人也来学习。就在大家听得入神的时候,一个孩子的哭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孩子的妈妈很是尴尬,正准备抱着孩子离开。老教授一边继续讲课一边走到她的身边,很自然地抱过了正在啼哭的孩子。那是一个几个月大的穿着蓝底白星星连体衣的可爱男孩。老教授轻轻摇晃着孩子,说也奇怪,臂弯里的孩子不哭了,一只小手放在老教授的胸口上,一只小手垂在教授的左肩上,温顺地伏在教授的怀里,一双大眼睛好奇地跟着教授转动。

              ③画面,在此定格。

              ④传到网上,竟有世界各地超过100万网友点赞。

              ⑤为什么一张照片会感动如此多的人?

              ⑥我想是因为照片让人看到了课堂除了传授知识之外的另一种温情吧!

              ⑦想到了我经历的一件事。

              ⑧那次,我在一个省级英语赛课中做评委,比赛的地点是某学校的阶梯教室。有位30岁出头的女老师,她上的是《How are you?》(你好吗?)一课,预设的情感目标中有一条是“让学生通过故事的学习,学会关心他人”。她的沉着、自信,流畅的课堂设计,让我对她的课很是期待。果然,她的课张弛有度、环环紧扣,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听得很入神。就在这时,会场的前门突然被推开,一个小学生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还说了一句话,好像是在找哪个老师。阶梯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上课的老师停了一下,看了他一眼,但只是几秒的停顿,她选择继续上课,把那个被瞬间安静怔住了的孩子晾在那 里。孩子回过神来,逃也似地跑开了。

              ⑨后来在评课的时候,我提到了这个细节。我说,我知道这是一堂比赛课,时间对每一位选手来说都很重要。可是,我们不能忘了课堂的人文性。所谓人文,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温情。

              ⑩不是吗?现在设想一下,如果那位老师稍微停顿一下,忘了比赛,转而关注孩子,心疼他的尴尬、无助,走到他的身边,问一 句:“What’s the matter? Can I help you?”(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那么,这不就是让学生明白如何“关心别人”的 绝妙情境吗?只是,很遗憾,我们错过了。


              (1) 通读全文,说说文中讲的老教授上课的故事,属于记叙中的哪种顺序?为什么要这样组织材料? (2) 第②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 第③段说“画面,在此定格”,请你为这幅画面起个好听的名字。并想一想为什么这幅画面有那么多人点赞? (4) 细读第①段和第⑨段的划线句子,说说它们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5) 读完全文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推己及人”的意思。 (6) 第⑧段中,作者特意提到那位女教师“预设的情感目标中有一条是‘让学生通过故事的学习,学会关心他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7) 推己及人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待人处事的最根本原则。这一思想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两句话:一句是己所不欲,           ;另一句是         ,己欲达而达人。
            • 3.

                

                                           

                 ①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会织花样繁多的毛衣,会给我们做漂亮的鞋子,会把简单的饭菜做得花样迭出。却有一样一直学不会,那就是包粽子。

                 ②在乡下,包粽子绝对是女人必备的一门手艺,每年总少不了要展示几回。乡下的民俗里,不单在端午节要吃粽子,平常人家砌新房或婚嫁喜事,也要包了粽子来庆贺。所以,会不会包粽子,对寻常过日子的女人来说,很重要。

                 ③但是母亲,就是不会。

                 ④父亲会。乌绿乌绿的箬叶。在父亲手里,很听话地舒展、翻转,尔后,一只粽子就做好了。每每这时,母亲的脸,会笑成一朵花。她会搬了小板凳,坐在一边,很笨拙地坐在父亲后面学,却怎么也包不成功。最后是父亲失去了耐心,说,太笨。母亲也不争辩,只是笑,笑得很幸福、很甜蜜。

                 ⑤很快,一只一只的粽子,就立在小方桌上了,小斗笠似的,煞是好看。父亲骄傲得像个功臣,把母亲支使得团团转。“去,给我泡杯茶来,要放多多的茶叶。”母亲便颠颠地跑去泡了茶来。“去,把我的水烟台拿过来,我要抽泡烟。”母亲便把水烟台给端过来。“去,烧水煮粽子。”母亲便坐到灶膛门口,把火拨得旺旺的——红红的火苗,映照着母亲红红的脸庞。这时的母亲出奇地温柔,她甚至会欢快地小声哼着歌。

                 ⑥这样,一年一年地过下来,便成了习惯了,在我家里,包粽子理所当然是父亲的活,母亲只管打下手。

                 ⑦等到我成家有了孩子,母亲过来帮我带孩子。一日,孩子在外面看到有人在吃粽子,很新奇,也要。母亲立马就从市场上买了箬叶回来,也不过一眨眼的工夫啊,一只只漂亮的粽子,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我惊讶地问母亲,什么时候学会的?母亲神秘地笑,再追问,她方才不紧不慢地回答,本来就会啊。

                 ⑧想想也是,那么灵巧的母亲,怎么就学不会包粽子呢!母亲原是故意不会的啊。

                 ⑨母亲笑着要求我,不要告诉你爸。

                 ⑩我点头。

                 ⑪改天遇到父亲,与父亲东拉西扯,话题不知怎的扯到粽子上来。父亲突然笑着说,其实,你妈是会包粽子的,她做姑娘时,可是出了名的巧手呢。

                 ⑫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却故意装作不知道的呀。

                 ⑬父亲笑着要求我,不要告诉你妈。

                 ⑭我答应:好。眼睛,却忍不住湿润了。原来世间还有这样一种爱,它平淡,水波不兴,包在家常的粽子里,却是最为厚实的幸福。在母亲,是被疼爱着的快乐。在父亲,是付出的快乐。

              ⑮我没有捅破他们的秘密,就让他们彼此瞒下去吧,瞒到地老天荒。

              (1) 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 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却有一样一直学不会,那就是包粽子”。这两句话前后矛盾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 文章第④段划横线的文字富有表现力,有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的分析。 (4) 积累链接:请默写出晏殊《破阵子》中有关邻女美好笑容的两句诗。
            • 4.

               春色正中分

                                                刘汉杰

                 ①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事历法,早见于汉代刘安的 《淮南子》.所谓节气,即时节和气候。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对每个季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岁有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恰逢春季之半,致名“春分”;又因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

                 ②按古人“候应”之说,每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对应。春分有三候:初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认为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二候雷乃发生,春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增大,天空开始打雷;三候始电,雨多了,闪电也开始出现。此时,甘霖滋润,万物勃发,人们可以欣赏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了。

                 ③春分是农事播种的季节,与乍暖还寒的惊蛰节气不同,春分时节的气温回升较快,因此民间有“冷惊蛰,暖春分”之说。天气变暖,意味着农忙季节的开始,农谚讲“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讲,仲春二月, 可以把树枝埋在土里,令其生长;可以种地黄,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播种的农作物也不一样。

                 ④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         等祭祀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春分举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祀活动——春社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称“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赐福,祈盼五谷丰登。

                 ⑤春分有特有的饮食习俗,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各种应时蔬菜,但在广东开平一带,春菜特指当地的一种野苋菜。每逢春分之日,村民们就到田野里采摘春菜, 把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俗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分这天还有吃汤圆,喝汤面的习俗。汤圆不仅人们食用,还要分享给鸟吃:把煮好的汤圆用竹叉插着,置于田边地头,名曰“帖雀子嘴”。据说,这样能粘住麻雀等鸟的嘴,以防它们来啄食稻谷,以保年景丰收。春分酿春酒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浙江于潜,民众春分造酒存于瓮,过三伏天糟粕自化,色赤味醇,谓之“春分酒”,预示着甜美生活长长久久。

                 ⑥春分还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这种玩法简单的民间游戏叫“春分竖蛋”,深受百姓喜爱。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分日妇女多出游,称“踏青”;儿童则竞放纸鸢为戏,谚云“杨柳青,故风筝”。

              ⑦“促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裴回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诗人徐铉的《春分日》,道出了春分时节春色的美妙,万物的变化。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⑥段依次从候应现象、    、祭祀活动、     和       五个方面介绍了春          分的相关知识。

              (2) 祭祀是春分的重要活动,请根据文意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春分时节有                        等祭祀活动。

              (3) 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来一次传统文化的探究。

              名称

              时间

              有关习俗(至少两种)

               

              相关古诗词句或谚语

               

              春 分

              3月20日或21日

                    ②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中秋节

                ①

              吃月饼、玩花灯

                       ③


              (4)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恰逢春季之半,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

                 B.选文中介绍的春分习俗,大多蕴含着祈福的美好愿望。

                 C.人们之所以喜欢在春分玩竖蛋的游戏,就是因为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

                 D.选文引用的谚语、俗语、诗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5) 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哪几类物象?人们总结“候应”有什么作用?请根据选文的内容作答。 (6) 积累链接:人们喜欢用花、鸟这些事物来写春天,请你写出杜甫在《春望》中通过写花、鸟来表达亡国之悲,离别之悲的两句。
            • 5.

              文贵有“筋骨”

              ◆陈鲁民

              ①文贵有筋骨,有了筋骨,文章就立起来了,就有生命了。古今中外,那些能流传下来的名文,无一例外都是靠筋骨支撑的。

              ②何谓“筋骨”?即作品中表现的深刻思想、非凡见地与胆识正气。

              ③(A)人需要筋骨,有筋骨可顶天立地、叱咤风云,无筋骨就是行尸走肉;文也需要筋骨,有筋骨可流传古今、启人心智,无筋骨则是一堆毫无价值的文字符号,写得再多也无意义。

              ④文之筋骨,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可以表现为一段精彩议论,如保尔在战友墓前的那段著名自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的筋骨。筋骨也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情节,一个立体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如《阿Q正传》里的那个瘌痢头阿桂,“精神胜利”的超级模特。筋骨还可以是一个闪光的思想,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所思所想:“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筋骨,甚至可以是一句能传世的名言,譬如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⑤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有筋骨的人方能写出有筋骨的文字。范仲淹胸襟开阔、志向高远,每以天下为己任,因而才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流传千古的不朽文字。梁任公正气沛然、胆识过人,所以才写出《少年中国说》那样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文字。鲁迅铁骨铮铮、嫉恶如仇,笔下文字也如匕首、似投枪,令众多魑魅魍魉现形,让那些“不是东西者流缩头”。

              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有境界品自高。同理,文有筋骨气自雄。文章有了筋骨就有了生命、魂魄、气势,有了存在的价值。(B)诗歌有了筋骨,就有了“李杜诗篇万古传”;史论有了筋骨,就有了“班马文章勘墨铅”;散文有了筋骨,就有了前后《赤壁赋》;小说有了筋骨,就有了中国小说四大名著。而且,有了筋骨,短章可有清绝精悍之美,长篇可有丰腴博大之美,古文可有古朴典雅之美,今文可有现代时髦之美。

              ⑦时下,各种文章铺天盖地,多如恒河之沙,其中不乏精品佳作,但多数是平庸篇章,还有不少等而下之文章,既无思想性,也无艺术性,更无观赏性,形同文字垃圾。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自己没“筋骨”,没思想高度,没境界担当,没胆识正气,亦没生活积累,指望他们写出有筋骨的作品,也实在是有些难为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每个作者在下笔之时,不妨自问:本文有筋骨吗?                                    (选自《湖北日报》,有改动)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阅读第④段,概括出“文之筋骨”的四种表现形式。 (3) 请你仿照第⑤段划下划线的句子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梁任公正气沛然、胆识过人,所以才写出《少年中国说》那样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文字。

              (4) 选文第⑦段可以删掉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5) 从论证方法的角度任选一个划横线的句子(A)或(B),分析其作用。 (6) 积累链接:文贵有筋骨,人亦是。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抗金杀敌,收复北方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6.

              改变自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1)海燕无法决定天空的脸色,但是它却可以顺风而行,纵横驰骋,驾驭着自己的梦想;

                (2)树儿无法决定风的速度,它却可以借着风的手掌,纺织自己美丽的心情;

                (3)花儿无法决定天气的心情,却可以趁着春光明媚的那一刻,舒展自己的婀娜的身姿,吐露着动人的芳香;

                                                                                                     

                (4)我们无法决定别人的高度,却可以借别人的高度增加自己的长度。

                (5)如果生命是一种美丽,那么就请我们变一变颓废的脸,给眼睛融入希望的光彩,每一天都看到崭新的日出,崭新的世界。

                (6)我们不能因为喜欢大海的“惊涛拍岸”,而鄙视小溪的“铿鸣金石”;我们不能因为爱恋天上的太阳,而忽略星辰的境界。

                (7)生活中,多有失意、彷徨、惆怅,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一□不振。因为那不是外界的错,而是自己的心情在黑暗的角落里找不到希望的灯光;徘徊在迷失的渡口,找不到行驶的航线。

                (8)当你看到别人的窗户落满灰尘时,请先看看自己的心扉是否变得模糊不清。

                (9)一切从别人的角度看到的不足,都不益于改过自新;而稍微审视自己的心境,就可以让自己受益□浅。

                (10)在钱大昕的《弈喻》中谈到:“今之学者读古人之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文人之哉?”诚然,此言是不错的。改变自己就像“退一步(             )”一样,迎来的将是柳暗花明。

                (11)请改变自己吧,它可以使一朵鲜花变成一座花园,同样也可以使一汪死水变成碧波万倾的绿湖。请改变自己吧,改变自己芥蒂难容的心境吧,像“江河下百川”一样,将万物汇入你博大的胸怀。

                (12)当没有阳光的时候,你便是阳光,当没有快乐的时候,你便是快乐。依靠自己乐观的心境,摆动自己的桨,载起快乐的世界,向悠远的仙境飘去。世界所以美好,那是因为大地开满了花朵;春天所以美好,那是因为改变自己的缘故。

              (1) 请根据(1)、(2)、(3)的内容与写法在横线上再补写一句:

                                                                               

              (2) 请将(10)段中俗语的后半句补充完整:退一步                 (3) 文章第(12)段有两个语句颠倒了位置影响了对内容的理解,请指出来:

                                                                                     

              (4) 本文语言生动而富有哲理,请摘录一句作点评。

              句子:                                                                                 

              点评:                                                                                 

              (5) 读完本文后你认为是“改变自己”好,还是“改变世界”好?请谈谈自己的认识。
            • 7.

              春 光 美

              文/周海亮

                 ⑴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⑵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⑶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⑷“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⑸“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⑹“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⑺“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⑻“难道不是吗?”

                ⑼“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办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⑽“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⑾“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⑿“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⒀“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⒁“您是说,用爱吗?”

                ⒂“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⒃“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⒄“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⒅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⒆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

                ⒇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1) 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包含几层含义? (2) 请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的含义。

               (1)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

                (2)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3) 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 (4) 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 (5) 文中的老奶奶巧妙地借            ,用爱唤醒了女孩黯淡的灵魂,给予她光明、希望、快乐。这让你联想到哪一位著名女作家和她的老师之间的故事?请写出她的名字和这个故事的出处(书名)。 (6) 文章的第①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公园里的盎然春意,刘禹锡却在诗中极言秋天的美景胜过春天,全诗末尾直接道出的证据是哪两句?
            • 8.

                                                                                                        七夕乞巧

                                                                                                              ◆盖国梁

              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入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 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

              (1) 乞巧的活动形式很多,文章主要介绍了乞巧的哪几种活动形式? (2) 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有何作用? (3) 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4) 辨析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3分)

              (1)《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2)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

              (5) 从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    顺序说明的。 (6) 【积累链接】“乞巧”实际是一种游戏,体现了古代女子的对心灵手巧的追求。晏殊的《破阵子》中也写到了一种“斗百草”的游戏,请写出相关的三句诗。
            • 9.

                夏梅说(节选)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之侯。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渭《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

              夫世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真为热之所在,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意也。

              (选自明代钟惺《明清小品文选》)

              【注释】①冷:冷落。  ②粲粲:鲜亮美好的样子。 ③时维朱夏:时光进入盛夏。 ④张谓:唐朝诗人。《官舍早梅》全诗如下: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⑤名实:名称和实际。 ⑥巧者:投机取巧的人。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热(      )   固(       )苟(      )  虽(      )

              (2)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累累其实                     B:和风甘雨之所加

              C:梅至于叶                    D:而过时久矣

              (3) 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

              (4) 翻译文中画 线的文言语句。

              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5) 在第一段中,描写赏梅人表现的句子是                      (用文中原句作答);而第③段中所谓“巧者”,其实就是指社会中那些                      (用自己的话回答)的人。  (6) 《官舍早梅》(见注释)一诗中哪两句点出了“早梅”之“早”? (7) 积累链接: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 10.

              点破银花玉雪香

              贾祖璋

              ①正当早春余寒犹烈,白玉兰花就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使刚刚苏醒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故其又有应春花、玉堂春之称。明代画家、诗人沈周对它赞誉备至:“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

              ②白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干高大,从8米至20米不等。枝条稀疏、粗壮、修长,一枝一花,且皆着于枝梢。花有九瓣围成圆形,盛开时,枝头上缀满白色小酒杯。它先花后叶,“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广群芳谱》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花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在昆明12月便开花,到广州需1、2月才绽放,上海、北京这些地方开花要到3、4月间了。花期长则10天,短则20天。白玉兰以树大花繁称奇逞胜,巨大的树冠,可以笼盖一庭,花朵开放时节,如雪丘玉峰;成林成片的白玉兰花开,如“玉城雪岭”或“白云伏地”,其势令人叹为观止。

              ③白玉兰原产长江流域,栽种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的唐代,后引种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性喜向阳、湿润之地,适宜于中性或偏酸土壤,栽种地域范围较广,所以,作为名贵观赏树种,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国。因其大而美丽的花朵在欧美广泛流传,美国成立了专门的玉兰学会,已经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

              ④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具有实用价值。一方面它可以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它抗烟吸尘力很强,是一位拒腐自洁的勇士,玉兰树周边70米以内的空气可以达到“天然氧吧”的清洁水平。另一方面是它的实用价值。树皮、树叶和花朵可提制芳香浸膏。花朵中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等十来种成分,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治疗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炎、细菌性皮炎等症。而其果实则可榨取工业用油。

              ⑤白玉兰之美倾倒无数的文人墨客。其花易开易落,开放时繁华浓艳,谢落时亦动人魂魄。“微风吹万舞,好雨尽千妆”,一番风雨可使银妆尽卸,但数日晴和,又新蕾尽放,独占风情。因花形大而肥硕,诗人们比之为美人,婉丽白净,自塑风姿。其中最典型的是明代文徵明的七律《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⑥历代诗人、画家,都喜欢以玉兰为题咏之画之,更注重其内在的气质品性。明末王孙朱耷,在亡国后,决意不与清廷相媚,或僧或道,保持独立的人格。他画白玉兰,往往有自洁之警,不肯丧其气节。他此类题材的画,以寒春为背景,寥寥几根劲挺的枝条,花形的线条苦拙而有棱角,狞厉不屈,花色银白如雪,一扫柔媚丰腴的旧制。他的题画诗,语含讥讽,体现一种狂傲之态。如《题画玉兰》:“是笔摇春思,平明梦作花。判官把不定,金马落谁家?”玉兰花未开时似笔,绽放时似笔生花,形象、贴切而联想丰富;可是看卷子的“判官”,却“把不定”标准,到底让谁高中金榜呢?因汉代取士有金马门和玉堂殿;而玉兰花的画上常被人题为“玉堂春”,设典极为自然。这题画诗分明在讥讽社会的不公和一些文人对高官厚禄的渴求。

              ⑦齐白石也爱画玉兰花,他觉得画春天的花卉,配搭一株大玉兰,才更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他74岁时画的一幅《玉兰、海棠、牡丹》,玉兰高耸直上,伸出画外,树前是牡丹,树后为海棠,红花绿叶衬着一树洁白的玉兰花,满幅生机,耐看极了。因玉兰花瓣厚,老人用秃笔蘸淡墨,画出花瓣厚重的质感。特别是花萼上,有细茸毛,一般画家表达不出来,老人用湿墨来画,湿墨向外洇出,便表达出萼上细毛的感觉。齐白石的玉兰花,是他人格的外现。在他享誉京城时,谢绝了到清宫去当御用画家;在抗战时期,他力辞汉奸、高官上门来买画,并不去领取日本人分配给他的烤火煤……表现了一位志士的贞节操守,令人仰视!

              ——选自《豆丁网》有删改

              (1) 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仔细阅读文章第③段,思考作者介绍了白玉兰的哪两个特点。 (3) 文章第④段“以内”一词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4) 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花的确定,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武汉市的市花梅花,宜昌市的市花月季。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结合本文,完成下列表格。

              白玉兰特点

              象征意义

              花季

              花形

              似杯似笔,硕大,朵朵向上,傲立枝头

              花色

              清白立世、坚守节操

              (5) 积累链接:齐白石是坚守贞洁操守的志士,让我们联想到《五柳先生传》“赞语”,请写出陶渊明淡泊名利的句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