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周亚夫 细柳( )  
              (2)军士吏 甲( )   

              (3)出军门( )

            • 2.

              《岳阳楼记》与《齐人有好猎者》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注释①旷日:荒废时日)

              (1) 9.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2) 10.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暮冥冥(迫近)                    
              B.沙鸥翔 (集合)

              C.人不 (回答)                        
              D.家富则市 良犬(买)
            • 3.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干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①弗敢也(    )       

              申子之身(      )

              ③申子请仕其从兄(     )

              ④难也(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

              (4)请简要说说两文中的鲁庄公、韩昭侯、身上的优秀品质各任意一点。

              (5)简要谈谈你对文中“修功劳,视次第”的理解,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4.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正:只。

              (1) 释加下划线的词

              (1)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上之(     )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4)可诬一世之人(     )

              (2) 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答:                                                                        

              (3) 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          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            
              (4) 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                                                                        

            • 5.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①”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②,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捕鼠》)

              【注释】①盍去诸:何不把它赶走呢? ②垣墉:墙壁

              (1)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毁 吾 衣 穿 吾 垣 墉 毁 伤 吾 器 用

              (2)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①如是再( ) ②知其一( )

              非若所知也( ) ④其子之(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

              (4) 我们看问题应该有正确的方法,在这一点上,甲乙两则故事分别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对雪的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梅颐尝有惠于陶公①。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收之。侃曰:“天子富于春秋,万机自诸侯出②;王公既得录,陶公何为不可放?”乃遣人于江口夺之。颐见陶公,拜,陶公止之。颐曰:“梅仲真膝,明日岂可复屈邪!”

              【注释】①梅颐:字仲真。当初大将军王敦把荆州刺史陶侃降为广州刺史时,有人在王敦面前说了陶侃的坏话,王敦就想杀陶侃。这时王敦手下的咨议参军、梅颐的弟弟梅陶劝阻了王敦,陶侃得免。②富于春秋:指年轻。万机:万事。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王丞相遣收 之          事列《神仙》
              B.乃遣人 江口夺之       尝驾黄鹤返憩
              C.遣人于江口夺之       断其喉,尽其肉,
              D.明日,普又 其人奏     有好事者船载
            • 8.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 下列句子中加画线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不能指 一端     一犬坐于前  
              B.中间力拉崩倒 声    撤屏视
              C.一抚尺 已     俄 百千人大呼
              D.于厅事 东北角    妇拍而呜
            • 9.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组是:(   )(     ) 

              A、相与于中庭/ 寸不离                          B、无与为乐者/ 念念不忘

              C、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不求有功,求无过        D、欣然起/ 见机

              A. 相与 于中庭/ 寸 不离                     B. 无与为乐者/  念念不忘
              C.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不求有功, 求无过      D. 欣然起 / 见机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 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答:                                                                                  

                                                                                                    

            • 10.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春冬 时          予独爱莲 出淤泥而不染  
              B.乘奔御风          人有百手
              C.不 疾也           能 径寸之木
              D.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