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词类活用解释
              (1)吾 三省吾身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 而知新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不习乎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疏食饮水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乙】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

              【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

               ①淫慢则不能精(     )           ②将复及(     )  

               ③与瓦石无(     )                  ④宁读如(     )


              (2) 请为【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添加合适的标点。

                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3) 请将【甲】【乙】两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子非吾友也!


              (4) 从【甲】文看,诸葛亮希望其子诸葛瞻成长为怎样的人?请从【甲】文中选择一个二字词作答。
              (5) 这三段文字都谈到了学习,【甲】文强调了“成学”的两个关键,即“    ”与“    ”。如果以此为衡量标准,那么【乙】文管宁具备“    ”,【丙】文偏于强调“    ”。(请各用一个字回答)
              (6) 从【乙】文看,管宁割席断交的原因是什么?
              (7) 如果要在【甲】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丙】文“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中选择一句写成条幅来规劝【乙】文中的华歆,哪一句最合适?请完整地写下来。
              (8) 【积累链接】【甲】文最后一句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显示出诸葛亮的拳拳爱子之情。在学过的古诗中,也有与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请默写出来。
            • 3.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华山、衡山、庐山③祝史:祠中主持祭祀的人④翳:遮盖,这里指云⑤鸾:凤凰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1)非亭午夜分(  )              

              (2)引凄异(   )

              (3)然十二峰者不可 见 ( )       

              (4)鸾鹤翔舞徘徊(  )

              (2) 翻译下列语句。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 甲文所写群山具有                       的特点。乙文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                                     等特点。 (4) 甲乙两文中画线语句都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有何不同?
            • 4.

                                                                             医 戒◇(明)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薾①,形日就惫,有名医谓:“为瘵②也。”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 ,则脾土必重伤。”先君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而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④,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嘻,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⑤,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⑥。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向不此医之值⑦,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选自岳麓书社《李东阳集》)

              【注释】①薾(ěr):衰弱。②瘵(zhài):病。此处指脾病。③“春木”二句:中医以五行与五脏相配,脾属土,故称“脾土”。脾的功能在于运化水湿,春季水盛,将加重脾脏负担,故说“脾土必重伤” ④“心火”二句:心属火。中医五行与五时(春、长夏、夏、秋、冬)相配,春属木。木能生火,故有心病的人,至春季心火便得以散发,故说“得木而解”。⑤“是时”句:1474年,作者二十八岁,三弟李三川亡。次年,继室岳夫人(岳正之女)又卒。⑥差:同“瘥”(chài),病愈。⑦向:倘若,如果。值:遇。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病甚(        )                

              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       )

              ③予问之(      )                

              ④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       )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

              (4) 根据文章内容,用文章原句填写下表。

              医生

              诊断

              治疗方法

              疗效

              (名)医

              为痨也

              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

              老医孙景祥

                   

                   

                    

              (5) 文尾说“因录以自戒”,请说说作者“戒”的具体内涵。 (6) 文中的两个医生都依据五行做出了自己的诊断,请说说五行的具体内容。 (7) 文中的“我”有病能积极治疗,可名医扁鹊想帮帮蔡桓公治病却不能,请用一个成语说说蔡桓公有病不治的心态: ____________  
            • 5.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夕阴                     (2)前人之述

              (3)野芳发而幽香,                (4)山间之四时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 [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 6.
              4.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⑴不为外人道也          (     )(《桃花源记》)       ⑵陶后有闻 (     )(《爱莲说》)

              ⑶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三峡》)              ⑷高二黍许  (     )(《核舟记》)     

            • 7.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6分)

              (1)死者十九(       )              (2)父其然也(        )

              (3)中力拉崩倒之声(         )     (4)同舍生皆绮绣(        )

              (5)其心志(        )              (6)为身死而不受(        )

            • 8.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选文作者是           (朝代)            (人名)。(2分)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2分)

              暮冥冥  薄:                 予求古仁人之心  尝: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异二者之为/与人梦      B.南潇湘/初

              C.不物喜/可一战          D.则有国怀乡/游人而禽鸟乐也

              (4)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2分)
            •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文言词语。

              ①未果,病终      (          )      ②父其然也       (         )

              ③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      ④同舍生皆绮绣   (       )

              ⑤ 入无法家拂士     (       )      ⑥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        )

            • 10.

              敬慕圣贤情怀


              【甲】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 ◆陶渊明(节选)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丙】东篱记  ◆陆游

              ①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地其之数。埋十石瓮,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蕖,又植杂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

              ②放翁日婆娑其间,掇其香以臭撷其颖以玩朝而灌暮而锄。凡一甲坼,一敷荣,童子皆来报惟谨。放翁于是考《本草》以见其性质,探《离骚》以得其族类,本之《诗》《尔雅》及毛氏、郭氏之传,以观其比兴,穷其训诂,又下而博取汉、魏、晋、唐以来,一篇一咏无遗者,反覆研究古今体制之变革,间或吟讽为长谣短章、楚调唐律,酬答烟雨风月之态度。盖非独娱身目遣暇日而已。

              ③昔老子著书,末章自小国寡民,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意深矣。使老子而得一邑一聚,盖真足以至此。于乎!吾之东篱,又小国寡民之细者欸?

              节选自《渭南山文集》

              【注释】①甲坼:外壳裂开,发芽。②敷荣:开花。③惟谨:小心翼翼。④甘:使……吃得香甜,后面“美”“安”“乐”均为使动用法。⑤细:微,小。


              (1) 解释文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结在人境              ②有良田美池又要竹之  

              ③男女衣着,如外人       ④之曰东篱

              (2) 【乙】文中加横线的“垂髫”代指的是什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用法与此相同的还有不少,请再列举一例并写出具体代指的内容。) (3) 从【丙】文第②段中找出和【甲】文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采”意思相近的一个字。 (4) 【甲】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了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乙】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子是:                 ,                 。 (5) 请用“/”为【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掇 其 香 以 臭 撷 其 颖 以 玩 朝 而 灌 暮 而 锄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画线的句子。

              盖非独娱身目遣暇日而已。

              (7) 结合【丙】文中陆游自述的生活内容,并联系你学过的诗文,说说陆游是一个怎样的人? (8) 从表达方式上看,【乙】【丙】两文都运用了       和       ;从思想内容上看,【乙】【丙】两文均表现出作者对                  生活的向往。 (9) 【积累链接】陆游居“东篱”而乐于读书,让人想起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表现自己爱读书的语句,请默写出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