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请设计一个验证“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蛋清、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2)方法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冷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

            • 2.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必须在含有________培养液中培养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

              (2)实验过程:首先将相应的培养液分为均等的两组,分别命名为甲组和乙组;

              甲组:将含有放射性标记碱基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加入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之后接种新病毒。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沉淀,可以收集____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并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同样将含有放射性标记碱基______________(中文名称)加入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相同的操作,收集病毒并监测其放射性。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放射性,即为RNA病毒;若______________,即为DNA病毒。

              (4)经过监测,这种新病毒是DNA病毒,理论上,我们可以推测实验收集到的相应组的子代病毒中具有放射性的个体占总数的_______%。

            • 3.

              (1)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经过      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并将该抗原呈递给     细胞,刺激该细胞分泌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人体不易患病,这主要是由于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了         细胞。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种类、核苷酸种类和含氮碱基种类分别是               。 

            • 4.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以瓶状带盖的叶捕捉昆虫,并以其分泌物消化虫体。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取6只试管,加入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检测液后,再分别加入瘦肉(马铃薯)块,两小时后观察现象,记录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1)此分泌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

              (2)试管1和4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3不同于试管2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分泌物的活性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4)猪笼草捕食昆虫是对土壤溶液中缺少________元素的一种适应。

            • 5.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如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___。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

            • 6. 科研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地下茎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鉴定此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否是蛋白质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鉴定方法:    
              第二种鉴定方法:    
              (2)为了探究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水浴加热后,如果    ,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如果    ,则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现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    ,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预实验.实验结束后,再在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区间内,设置    ,重复进行实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