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中甲表示几种化合物间的关系,乙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甲图中a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___。

              (2) 甲图中C1→C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将C1、C2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属于C2特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 硝化细菌与乙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将[9]用蛋白酶处理所获得的长丝状物质是________。

              (4) 乙图细胞中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标号)。

            • 2.

              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丙A、B和C三点中______________点对应图乙状态。

              (2)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若提高温度,曲线的C点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

              (3)图乙a、b和c结构中,产生CO2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消耗CO2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图丁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___mg。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300mg。

            • 3.

              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_(填标号),其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_(填标号)中.
              (2)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                         ,其中膜面积基本不变的是                     。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_________有关.

              (4)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___.

            • 4.

              回忆教材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肌细胞内的肌实体是由大量变形的____组成,它与肌细胞的收缩特点相适应。

              (2)性状分离是指____的现象。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告诉我们:____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4)在基因工程中,两种来源不同的DNA用____后,末端可以相互黏合,但是,这种黏合只能使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需要靠____来“缝合”。

              (5)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叫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统称为“靶(Target)”,那么,甲状腺激素的“靶”是____,促甲状腺激素的“靶”是____。

            • 5.

              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

              (1)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         水平。

              (2)此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3)有人说如果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这句话对吗?      

              (4)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               ,最小的层次是           

            • 6.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及其同事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分泌蛋白在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内合成、运输、分泌途径的经典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乔治·埃米尔·帕拉德及其同事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方法,通过探究3H标记的亮氨酸转移路径,证实了分泌蛋白质合成、运输及分泌途径。实验中,细胞内出现3H的细胞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将细胞内合成加工的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性。

                  (3)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合成甲状腺球蛋白过程中产生了H2O,则H2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H2O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基团)。

                  (4)分泌蛋白在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内合成、运输、分泌的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7.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下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D细胞含有光合色素。请分析回答:



              (1)上图中,图________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 ___ ______。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其中的_____ ________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上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 ____(填代号)。

              (3)B细胞的某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的方向运到细胞外。

              (4)与B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____ ____。

              (5)A、B、C细胞中的哪些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_____ _______ _______。

            • 8.

              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会损伤,使线粒体成为具有双层膜“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从而将线粒体分解,请回答与线粒体有关的问题.

              (1)为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             进行染色,被染色的细胞一般               (答“是”或“不是”)处于生活状态.

              (2)线粒体内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的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           .研究发现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              

              (3)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此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 ,对终产物进行检测时,所用的试剂是          

            • 9.
              (本题10分)紫色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如下图。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常用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可选用            作为实验材料。两个实验中所用材料均有颜色,色素的存在部位__________(相同、不同),为防止绿叶中色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可加入少许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可选用        作为实验材料,装片制作的操作流程为取材→解离→         →染色→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                     。观察有丝分裂需找到    区,该部位细胞与管状叶细胞相比,细胞器中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