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小组为探宄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在b点之前的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会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l若温度升高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加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实验3的结果显示,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3.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B.温度降低时, e点不移,d点右移
              C.pH=c时,e点为O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4.

              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所示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适宜温度)水浴保温5 min,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2 min,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砖红色,乙呈浅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5.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该实验中设置D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 。

              (3)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沸水浴加热后,A试管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但在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

              (4)若完全反应后,C试管对应的酶活性变化为下图中的曲线3,则试管A和B对应的曲线分别是___ 、___。


            • 6.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都可作为自变量
              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变化检测有无酒精产生
              C.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中作用相同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取样计数前试管中的培养液应轻轻震荡摇匀
            • 7. 将萝卜磨碎制得的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为3、5、7、9的盛有过量过氧化氢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 ℃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把提取液的加入量减半。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两次实验的差异是由pH不同造成的

              B.曲线B是第二次实验的结果

              C.提取液的量会明显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D.用点燃的卫生香检验气体产生情况时,pH为7的一组中最容易熄灭
            • 8.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

              A.
              B.
              C.
              D.
            • 9.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合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B.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加快
              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 10. 下列有关实验科学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涨破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B.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叶绿体染成绿色
              C.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可直接用于观察线粒体
              D.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