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该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B.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来自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来自水
              D.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 2.
              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研究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施来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B.桑格和尼克森借助电子显微镜,提出了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C.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都来自于二氧化碳
              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3.
              如图分别是萨克斯、鲁宾卡门、恩格尔曼所做的关于光合作用的三个经典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A与C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B.图2所示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荧光标记法
              C.图3所示实验中,好氧细菌分布于光束照射的部位
              D.若探究光反应的过程,需要对H2O和CO2,进行标记并追踪其去向
            • 4. 将a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CO2的空气中,将b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O2的空气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a、b两组最先出现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依次是
              A.葡萄糖和二氧化碳
              B.三碳化合物和水
              C.五碳化合物和水
              D.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 5.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
              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开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 6. 在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中,有关萨克斯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光照
              ②“饥饿”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③该实验证明了叶绿体利用光能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
            • 7.
              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运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 发现细胞并命名细胞
              B 孟德尔运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和统计学原理等发现两大遗传定律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A.A
              B.B
              C.C
              D.D
            • 8.
              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是(  )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B.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C.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
              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
            • 9. 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对其叶片进行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 10.

              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B.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用显微镜观察
              D.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相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