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某植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图解,图丙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及实验所测得的氧气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物质有________(填图中番号)。

              (2)在图乙的过程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填番图中号)。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__过程。

              (4)如果把植物从光下移到暗处,则短时间内检测[d]的含量将会________。

              (5)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丙A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5

              27

              31

              37

              ……

              (6)将图丙A所示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丙B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________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__点。在下午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丙B所示曲线的________段获得的。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则设置的对照实验与图丙A所示装置相比,除应进行________外,其余装置和条件都应相同。

            • 2.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Ⅱ表示           阶段,该阶段在              进行。其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           

              (2)图中A代表被叶绿体中色素所捕获的             

              (3)科学家用18O标记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       来自于H2O。

              (4)科学家用14C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体→ATP

               C.CO2→乙醇→(CH2O)     D.CO2→C3→(CH2O)

            • 3.

              下图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①~⑤代表物质),请分析回答。


              (1)Ⅱ是指              反应阶段,           (填“Ⅰ”或“Ⅱ”)阶段的化学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2)图中②与C5结合形成C3的过程叫做           的固定。

              (3)图中①是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它来自于水。

              (4)作为活泼还原剂参与Ⅱ阶段化学反应的是                (填序号),绿色植物吸收的光能经光合作用最终储存在            (填序号)。

            • 4.

              下列分别是叶绿体模型图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②]                      上。

              (2)图中的Ⅰ表示      阶段,Ⅱ表示      阶段。其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    。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④]           和[⑤]                 

              (3)科学家用18O标记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   来自于H2O。

              (4)科学家用14C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C02→叶绿素→ADP         B.C02→叶绿体→ATP

              C.C02→乙醇→(CH2O)      D.C02→C3→(CH2O)

               (5)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⑥]              供应大大减少,C3的产量随之                   (填增加/减少)。

            • 5.

              光合作用是维持生命的能量来源,地球上大部分的能量物质也是经过光合作用由太阳能而来。下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1)下图中①所示结构是______;产生物质A的过程称为_______;物质B是指____________。

              (2)图中反应II伴随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

              A.光能→电能

              C.电能→活跃化学能

              B.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D.稳定化学能→活跃化学能


              (3)20世纪 40年代科学家用供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这个途径是图中的_________。

              A.仅反应I

              B.反应I和反应II

              C.仅反应II

              D.反应I或反应II

              (4)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反应,从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两方面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是________,①过程中与a物质产生有关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上。

              (2)②过程中发生需要过程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___,②过程的场所发生在                   

              (3)图中的过程是指                 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4)图中能产生能量的过程为                  


            • 7. 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7分)

              (1)图中Ⅰ阶段必须在__________(填“有光”/“无光”)条件下才能进行,故称为________阶段。

              (2)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②]_______。

              (3)图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③]_________,叶绿体中[③]水解成ADP和Pi的  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适宜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若突然减少[④]_______的供应,则(CH20)生成 量将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

            • 8.

              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2)图中的Ⅰ阶段称为               阶段,在叶绿体的            中进行,该阶段能为Ⅱ阶段提供                                  

              (3)将适宜光照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移至黑暗环境(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ATP的含量将          (增加/减少)。

              (4)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         (化合物名称)。

              (5)光反应过程中,光能转化为ATP中的          

            • 9.

              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______,D表示__________。CO2由②过程产生到⑤过程利用,至少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在15℃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____________倍。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__。分析图中柱状图变化,可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所需要的_________不同。

              (3)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为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卡尔文通过停止____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他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下图中的______。

              ②卡尔文通过停止_____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找到了固定CO2的物质。

              ③上述实验中卡尔文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________而分离开。

            • 10.

              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DNA的场所有________(填编号),其中的DNA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________(填编号)。

              (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

              (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4)在光照充足处,给图甲所示细胞提供含14C的CO2,在结构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