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5分钟后的

              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

              钟后

              0.3g/mL的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0.5g/mL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1mol/L的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表中适宜该实验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x、y、z中代表质壁分离状态的是

              (2)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影响根尖细胞的分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

              可可碱浓度(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0.1

              2.90

              2.16

              0.74

              0.5

              2.10

              1.72

              0.38

              1.0

              1.96

              1.72

              0.24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①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________;龙胆紫溶液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便于观察其行为和数量变化。

              ②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如图是研究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三个装置。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乙装置通过有色液滴的移动,可判定种子萌发过程是否进行________呼吸;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

            • 2.

              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装置,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①若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装置组合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②若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方式,应选用__________装置进行组装,但需要对其中的装置进行改装,说出改装的方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D装置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①用D装置培养酵母菌时,通常将橡皮塞换为棉花塞,目的是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和温度不影响K值的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锥形瓶中酵母数量的动态变化

                C.用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③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25×16式)计数,统计其中的五个中方格共有酵母菌120个。同时兴趣小组同学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多次镜检获得结果如下(只有死细胞才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未染色酵母菌

              20

              17

              23

              蓝色酵母菌

              4

              3

              5

              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_________个/毫升。

            • 3.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或研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绿叶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和日常杀菌消毒中使用的酒精体积分数相同
              B.NaOH在鉴定生物组织还原糖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作用相同
              C.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中作用相同
              D.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温特植物向光性实验中均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4.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可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B.用健那绿染色时,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线粒体内膜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C.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速率不相同

              D.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 5.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萌发的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开始后观察着色滴的变化。

              (1)20%的NaOH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小麦种子,如果装置1中的着色滴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装置2中的着色滴不移动,则说明此时萌发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如果装置2中着色滴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移动速度逐渐加快,则说明小麦种子________________。

              (3)若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玉米种子,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1、2的着色滴都不再移动,且玉米种子仍保持生物活性,则可推测此时的细胞呼吸产物是________。

              (4)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应如何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探究实验,请根据题设要求回答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本实验装置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

              (3)如果实验设计中缺少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而装置A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不一定说明_____产生了二氧化碳,因为无法排除___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可能。

              (4)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能使溶液变成灰绿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鉴定酒精的存在。如图中装置________的酵母菌培养液取样鉴定,一定会使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如果两装置的酵母菌培养液取样鉴定都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请分析A装置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 7.

              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B.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

              C.用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酒精(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

              D.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
            • 8.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甲、乙中a~f所示装置,(呼吸底物是葡萄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能够验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_________(用字母按顺序表示),可用图丙中的_________过程表示(用标号表示);如果将d装置内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并与b连接,能否观察到b中出现混浊的现象? 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X烧杯中放置的是_________溶液。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f的液滴右移,则此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

              (3)图丙是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产生物质B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物质E可用酸性的_________试剂检测。

              (4)图丁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_倍。

              (5)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B.在酒精发酵旺盛时,也能进行果醋发酵
              C.对所用的材料葡萄应先去枝梗,再冲洗多次
              D.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时,只需在发酵液中滴加重铬酸钾即可
            • 10.

              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B.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