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天津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对两图的相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C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
              B.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OA的绝对值
              C.甲图中E点与G点相比,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少
              D.两图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均不能为主动运输供能
            • 2.

              如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进食后,血糖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B.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信号
              C.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变化,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D.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厌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
            • 3.

              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下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 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物质E表示___________。

              (2) 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C下经10 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 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 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 在25 °C下10 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30 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 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这说明该小麦种子发芽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除糖类外还应有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5)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

            • 4.

              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细胞的有氧呼吸引起的
              B.在t1—t2期间,A、B种子释放C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的
              C.在t1—t2期间,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快
              D.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微生物进行了无氧呼吸
            • 5.

              现有某生物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先向气球中加入l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并始终保持气球处于液面下。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装置可以用来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观察的指标可以是烧杯中液面的升降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本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 6.

              研究表明,某些植物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
              B.低温持续使淀粉合成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
              C.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放出的热量有利于抵御寒冷
              D.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导致吸收能力下降
            • 7.

              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加入适量NaHCO3稀溶液,将杨树叶片迅速封入其中,摇动容器,使容器内空气中的CO2和溶液中的CO2达到动态平衡,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溶液的pH的变化速度趋于缓慢
              B.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pH将减小
              C.如果将装置置于暗室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将减小
              D.该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8.

              为了探究不同遮光和温度处理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人品种水稻均分为6组并置于人工气室中培养。1组模拟田间环境(对照组).另5组分别如下表处理(实验组),在维持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

              实验编号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组五

              实验处理

              遮光比例

              不遮光

              不遮光

              遮光30%

              遮光30%

              遮光50%

              遮光50%

              温度°C

              30

              25

              30

              25

              30

              实验结果

              净光合速率/(mgCO2·dm-2·h-1

              11.25

              9.12

              24.90

              21.50

              13.51

              10.40

              (注:A品种水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对水稻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为使实验组三的水稻光合强度升高,可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填“光照强度”“CO2浓度”或“温度”)。

              (3)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在遮光比例相同时,温度由25℃升高到30℃时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组研究弱光胁迫水稻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的影响情况,做了如下实验:在灌浆期,当对照组、实验组二、实验组四的水稻叶片分别同定等量的14CO2后,在24 h内对三组水稻的等量叶片和籽粒进行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二、实验四相比,叶片放射性强度低、籽粒放射性强度高。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在0~5 ℃之间,该植物幼苗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左右。

              (4)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2小时后CO2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__________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缺少叶黄素的变异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填“不”或“非常”)显著。

            • 10. 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
              B.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
              C.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D.喷施NaHS0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