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生长旺盛的某植株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培养,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进行实验。如图为每隔2h一次玻璃罩内CO2浓度(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不考虑无氧呼吸)后绘制的曲线。


              (1)在该实验过程中只有两个小时没有光照,这个时间段可能是__________h;实验12h后,该植物干重变化是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2)该实验过程中的4~6h和8~10h两个时间段,玻璃罩内的CO2浓度都保持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

            • 2. 下图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萌发前不进行细胞呼吸
              B.1224h期间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C.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逐渐增加
              D.在开始光合作用之前,萌发的种子中有机物种类和含量不断减少
            • 3.

              如图表示O2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O2浓度为0时,细胞中能够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O2浓度低于20%时,30 ℃、35 ℃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
              C.由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位于30 ℃和35 ℃之间
              D.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O2浓度和温度
            • 4.

              呼吸熵(RQ=CO2释放量/O2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时,呼吸熵为1,说明该植物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B.该植物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C.A点时,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

              D.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官
            • 5.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在密闭透明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点叶肉细胞内的ATP是由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产生的

              B.b点时容器内O2和CO2的浓度均保持不变

              C.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左边移动
            • 6.

              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天津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晴天。对两图的相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C点植物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
              B.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OA的绝对值
              C.甲图中E点与G点相比,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少
              D.两图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均不能为主动运输供能
            • 7. 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强度下,丙、丁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产生a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甲过程产生的a用于相邻细胞的的乙过程,至少经过      层膜。

              (2)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转移到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叶绿体中[H]的含量将       。若对该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但充分供给CO2,则细胞内C3的含量将会       

              (3)物质c若不进入乙,则可在缺氧条件下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反应,请写出总反应式:                                                          

              (4)对图1中甲结构色素进行色素分离时,所用的试剂是               。经多次取图2中等量丙、丁叶片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观察到丙的叶片的滤纸条上以滤液细线为起点的第1、2条色素带宽度与丁的叶片相当、而第3、4条色素带宽度则明显较小。则相对于丁叶片而言,丙吸收的        色的光较少。

              (5)若适当增强光照,图2中的a点将             。(添“左移”、“右移”或“不动”)

            • 8.

              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对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的细胞进行测定,其中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氧气,乙细胞只释放氧气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氧气也不释放CO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B.丙可能是死细胞  
              C.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D.甲可能取自于茎
            • 9.

              如图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CO浓度一定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b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
              B.若将CO2浓度降低,则叶绿体中[H]合成速率将会变小,c点向左下方向移动
              C.当光照强度为x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中a点将向上移动,b点将向右移动
            • 10. 下列有关图中的坐标改变后,曲线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①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物质浓度”,纵坐标“光合速率”改为“运输速率”
              B.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02浓度”
              C.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D.④将横坐标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改为“生长素浓度(一定范围〕”,纵坐标“稳定性”改为“根和芽生长单位长度所用时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