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不同遮光和温度处理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人品种水稻均分为6组并置于人工气室中培养。1组模拟田间环境(对照组).另5组分别如下表处理(实验组),在维持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

              实验编号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组五

              实验处理

              遮光比例

              不遮光

              不遮光

              遮光30%

              遮光30%

              遮光50%

              遮光50%

              温度°C

              30

              25

              30

              25

              30

              实验结果

              净光合速率/(mgCO2·dm-2·h-1

              11.25

              9.12

              24.90

              21.50

              13.51

              10.40

              (注:A品种水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对水稻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为使实验组三的水稻光合强度升高,可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填“光照强度”“CO2浓度”或“温度”)。

              (3)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在遮光比例相同时,温度由25℃升高到30℃时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组研究弱光胁迫水稻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的影响情况,做了如下实验:在灌浆期,当对照组、实验组二、实验组四的水稻叶片分别同定等量的14CO2后,在24 h内对三组水稻的等量叶片和籽粒进行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二、实验四相比,叶片放射性强度低、籽粒放射性强度高。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在0~5 ℃之间,该植物幼苗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左右。

              (4)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 000

              0

              12小时后CO2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第__________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缺少叶黄素的变异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填“不”或“非常”)显著。

            • 3.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 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 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进入叶绿体后,在_____________(填部位名称)与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

              (2)通过调节日光灯的距离,可研究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本实验中,50 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4)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___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光照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_________________处与氧结合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于反应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在某O2浓度条件下,测得一定时间内CO2释放量为Xml,O2吸收量为Yml。

              ①若X>Y,表明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X/Y=___________,表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

               (3)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a. 将1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和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 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

              c. 两组装置均放入 20℃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5.

              图1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图表示将甲植物放在CO2浓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从图1、图2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图1中a点的代谢特点是  ,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  

              (2)图2中e点与f点相比较,f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3)有氧环境条件下,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  (填细胞结构)中脱氢,生成  ,然后转移到相关细胞器中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图1中,甲植物长期处于2千勒克斯光照强度下,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  

            • 6.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温度是否对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有影响”,利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同时进行6组实验。实验前,将实验装置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中,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下表是该学习小组实验时所记录的玻璃管中液面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控制的变量(自变量)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需静置一段时间,是为了__________。

              (3)已知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______________的量。

              (4)对于实验数据在90℃时均为0,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6)从表中数据分析还可以得知,最适于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温度是_______℃。若要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更精确的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你认为应该_______                                _(写出简单设计思路即可)。

            • 7.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______;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此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可以称为___________(填“光补偿点”或“光饱和点”)。

            • 8.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某种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昼夜不停进行光照,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若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         (“能”/“不能”)正常生长。

              (3)该实验小组在提取与分离该植物的色素过程中,偶然发现其缺失蓝绿色的色素带。缺失该条色素带的植株主要对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 9.

              下图为测定植物光合速率的简易实验装置,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取6套同样的装置,分别置于适宜的温度、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测定各组装置中的氧含量(测得原初氧的含量为20 mg/L),记录数据如下:

              (1)光照条件下,若装置中液滴不移动,就叶肉细胞而言,其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装置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的氧气速率为          mg/L·d。当光照强度为3.0 klx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d。

              (3)若一天中给予装置9 h光照,则光照强度至少为       klx时,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4)当光照强度大于6 klx时,限制光合作用的植物内部因素可能是                                                (答出两点)、外部因素可能是                               (答出两点)。

            • 10.

              如图表示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①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②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C

                     ③                          

                     ④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