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的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请分析回答:

              (1) 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_________________。 

              (2) 每天定时取样,用浊度仪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以推知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中设置B瓶作为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规格为1 mm×1 mm×0.1 mm,16中方格×25小方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 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

              b. 活酵母菌可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

              c. 先向计数室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

              d. 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4)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A瓶的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

              /(万个·mL-1)

              32

              ?

              762

              824

              819

              821

              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_万个·mL-1。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型增长。 

            • 2.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载体才能完成的是(  )
              A.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
              B.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
              C.唾液淀粉酶的分泌
              D.水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 3.

              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Q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Q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细跑类型

              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胚胎干细跑

              3mmol/min

              5mmol/min

              成熟红细胞

              3mmol/min

              3mmol/min

              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

              B.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C.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被动运输
            • 4.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碘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而胀破
            • 5.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图甲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C.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 6.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人体红细胞,下列物质吸收量显著减少的一组是(  )
              A.
              B.
              C.
              D.
            • 7.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和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B.膜蛋白有重要功能,如细胞标志物、生物催化等作用
              C.细胞衰老时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
            • 8.
              如图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a表示生物膜上的糖蛋白,①~③表示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①方式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B.①②③运输方式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此图若表示神经元的细胞膜,则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涉及③方式
              D.糖醋蒜腌制过程中,蔗糖和醋进入细胞的过程与②和③有关
            • 9.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的是(  )
              A.氧气
              B.K+
              C.苏氨酸
              D.葡萄糖
            • 10.
              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