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腌制的腊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可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①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②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③测算出细菌数量。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荧光素接受______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_____(正比/反比);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____________。

              (2)“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中涉及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___;生物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_______(吸能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3)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如图所示。

              高温和Hg2+处理后酶活性_____(可以或不可以)恢复;若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可以使用____处理; Hg2+处理后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

            • 2.

              库尔勒香梨果实中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两大类呈香物质。结合态呈香物质大部分以糖苷形式存在,本身没有香气,但在糖苷酶的作用下能分解释放出具有挥发性的游离态呈香物质。若香梨在贮藏期间上述转变过程迅速,会导致部分香气成分丧失,影响果实的风味和品质。科研人员对一批成熟状态和大小相同的香梨在甲、乙、丙、丁四种贮藏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糖苷酶含量的影响。

              (2)本实验的检测原理:


              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对硝基苯酚

              由于不同实验条件下香梨中的_________含量不同,所以对硝基苯酚含量不同。以上反应完成后,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长处测定的吸光值,与事先配制好的对硝基苯酚标准溶液的________进行比较,确定对硝基苯酚含量,然后可推算出不同实验条件下糖苷酶含量。

              (3)实验步骤

              提取样液:定期称取不同贮藏条件下的香梨样品,制成糖苷酶粗提取液,保存备用。

              检测样液:将酶粗提取液和糖苷混合均匀,在pH 6.0、37℃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

              ①为了保持糖苷酶的活性,制备酶粗提取液过程最好在_______(低温/常温/高温)条件下进行。

              ②检测样液时,酶促反应箱控制在pH 6.0、37℃条件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在贮藏期间四种不同条件下的香梨中游离态呈香物质均在贮藏_________天左右时相对较多。

              ②在________(甲/乙/丙/丁)条件下贮藏时,香梨的风味和品质最佳。

            • 3.

              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_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图所示。


              ①  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 4.

              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l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向3号试管内加入            ,并振荡试管。

              ②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

              (2)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号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多,其余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少。

              (3)某同学打算使用以上材料用具,再增添若干水浴保温箱,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思路是否合理?                     ,原因是                         

            • 5.

              猪笼草以其分泌物消化所捕食的昆虫。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有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 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 mL新鲜的分泌物,向乙试管中注入2 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入35 ℃左右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发现,甲试管内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内肉块无明显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泌物中可能含有____酶。

              (2)甲、乙两试管中,____为对照组。

              (3)若要验证温度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丙、丁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内均应加1 cm3瘦肉块+2 mL新鲜的分泌物,并将两试管分别放入沸水和_____中,2小时后观察试管内瘦肉块的变化。

              (4)若要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戊、己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所加入的成分与丙、丁试管相同,向戊、己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且等量适量的NaOH和___溶液,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放入_____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两试管瘦肉块的变化。

              (5)该同学为鉴定该分泌物含蛋白质,向试管中加入2 mL新鲜的分泌物,然后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和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在水浴中加热到60 ℃以上,观察溶液的颜色。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将一个土豆切成大小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 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过氧化氢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催化效率更高。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但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这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

              (2)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_______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果可用__________图中的虚线表示。上述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若将温度降低5℃时,其结果可用_______图中的虚线表示。

            • 7.

              同学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溶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宜温度的实验思路:在一定的范围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_________________,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为了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三种微生物提取液(提取液中淀粉酶浓度相同)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表中A的数值为      mL,F的颜色深浅程度为       (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温度属于无关变量,保持相同即可,该说法是     (填“对”、“错”)的。   

              (3)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                  等。

            • 9.

              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步骤①: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步骤②: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摇匀。

              步骤③: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还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用碘液可检测淀粉,因为淀粉遇碘液变蓝,根据蓝色深浅来推断淀粉酶的活性。

              (2)该实验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②前应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各组溶液的pH要保证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4)纠正实验步骤后,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当地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表示蓝色程度)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___之间。某同学在进行本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反应时间过长。为缩短反应时间,请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

            • 10.

              将某种玉米籽粒浸种发芽后研磨成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籽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            ,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不变色的试管是            ,不变色的原因是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籽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