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小组为探宄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在b点之前的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会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l若温度升高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加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实验3的结果显示,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与ATP、酶有密切关系。下面甲图表示细胞某些代谢过程与ATP的关系,乙图表示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请分析回答:

                                      甲

                           乙

              (1) 甲图中,若生物体为蓝藻,细胞消耗ADP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而在玉米体内,叶肉细胞通过生理过程①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 从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甲图中________(填标号)过程。 

              (3) 乙图中,若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 min后曲线变成水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4) 过氧化氢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__________。Fe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但与过氧化氢酶相比,要达到生成物量的最大值,反应时间一般____________(选填“长于”“等于”或“短于”)d min。 

            • 3. 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 ______ 期.此期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____ 条染色单体 _______个DNA分子,此图细胞接下来进入的时期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 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_ _            ____ .
              (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 ______ .(写出两种)
              (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 ______ 期(填写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 ______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______ .
            • 4.

              据图分析回答:

               


              ⑴图1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该模型能解释酶的___________特性,此特性是指每一种酶都只催化___________化学反应。若图中B表示一种二糖,则B可能是___________。

              ⑵图2曲线表示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中___________线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___(上移/下移),原因是___________。

              ⑶酶的作用条件温和,_________________(3个)条件下,可使酶的___________遭到破坏,使酶永久性失活。

            • 5.

              如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_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_____(填数字)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中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则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在此过程中的膜面积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图中线粒体是细胞进行________的主要场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

            • 6.

              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和液体流动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__________,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标号),d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试以图解表示图中a~d四种液体的物质交换关系(以a~d字母及箭头表示)。

              (2)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若结构C表示胰岛组织,则结构A内的液体流经结构C后,流出端的胰高血糖素含量比流入端__________;若结构C表示肝脏,则结构A内的液体流经结构C后,流出端的葡萄糖含量比流入端__________。

              (3)图中a~d,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C利用。

              (4)a中的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 7.

              某兴趣小组成员发现新鲜土豆和新鲜猪肝有间样的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果。他们利用新鲜土豆完成了一组过氧化氢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实验原理:新鲜的土豆研磨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Fe3+是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

              (2)材料用具:量筒、试管、滴管、大烧杯、酒精灯等。新鲜的质量分数为30%的土豆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洛液;质里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蒸馏水。

              (3)方法步隳:

               

               

               步骤

              分组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4号试管

              第一步

              2mLH2O2

              2mLH2O2

              2mLH2O2

              2mLH2O2

              第二步

              2滴蒸馏水

              2滴蒸馏水,90℃水浴加热

              2 FeCl3溶液

              2滴土豆研磨液

              (4)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应以_______________作为观测指标。

              (5)结果预测:①1号试管和2号试管相比,1号有微量气泡产生,2号试管有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②3号试管和4号试管相比,_________号试管产生的气体量大。这一结果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将制备好的土豆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而冷藏后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酶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在酶的催化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分子被称为底物,底物通过酶的催化转化为其他分子。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进程都需要酶的参与,以提高效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在细胞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_______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茶叶细胞中也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这一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茶树的Rubicon酶在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为________;该酶具有“两面性”,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其“两面性”与酶的________(特性)相矛盾。

              (3)如图中曲线表示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图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请以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为实验材料,比较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对酶活性的影响,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X酶存在于人的肝细胞中,能将糖原分解为还原糖。清回答:

                (1)X酶催化糖原分解的机理是____,该酶能够催化糖原的分解,但不能催化脂肪或其他物质分解,这反映了酶具有____。

                (2)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糖原在X酶的作用下分解的实验结果,据此分析,改变因素是____(填“温度”“糖原溶液的量”或“X酶量”),该因素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X酶的活性。

                (3)酶必须保持正常的结构才能发挥催化作用,请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实验,探究X酶的化学本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RNA。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10.

              为了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直径4 cm、厚度0.5 cm的马铃薯块茎圆片若干,随机平均分为三组。

              实验步骤和现象:



              步骤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1 mol/L的HCl溶液

              浸泡5 min

              1 mol/L的NaOH溶液

              蒸馏水

              浸泡5 min

              将马铃薯块茎圆片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其表面多余的液体

              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5滴

              5滴

              5滴

              实验现象

              无气泡产生

              注:“—”表示不做处理。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观察实验现象时,第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均无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放置几分钟后,该组同学发现第3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基本无气泡产生,第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竟然有少量气泡产生。请分析:第3组基本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第1、2组有少量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