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与ATP、酶有密切关系。下面甲图表示细胞某些代谢过程与ATP的关系,乙图表示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请分析回答:

                                      甲

                           乙

              (1) 甲图中,若生物体为蓝藻,细胞消耗ADP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而在玉米体内,叶肉细胞通过生理过程①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 从太阳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的能量,需要依次经过甲图中________(填标号)过程。 

              (3) 乙图中,若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 min后曲线变成水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4) 过氧化氢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__________。Fe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但与过氧化氢酶相比,要达到生成物量的最大值,反应时间一般____________(选填“长于”“等于”或“短于”)d min。 

            • 2.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某种植物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强度,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并测出不同温度下的a、b值(如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推知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为________;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用1 h内有机物消耗量或生成量表示)

              (2)由图乙可得出:在13~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植物叶片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为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由14 ℃升到15 ℃,其净光合速率增加了________。

              (3)在16 ℃条件下,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叶片最多能增重________。

            • 3. 为了研究三种不同的光对甲植物和乙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甲植物和乙植物分别置于密闭的容器中,测得12小时内氧气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植物叶

              甲植物根

              乙植物叶

              乙植物根

              白光

              +120

              -11

              +89

              -14

              红光

              +82

              -11

              +76

              -14

              黄光

              +43

              -11

              +26

              -14

              注:单位为 mL,“+”表示较实验起始时增加的量,“-”表示较实验起始时减少的量。该实验温度、氧气等条件均适宜,假设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呼吸强度相同,不考虑光照对呼吸作用产生的影响,材料的质量等都相同。

              (1)在红光的照射下,甲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以氧气的产生速率表示),比相同条件下乙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________(填"高"或"低")。

              (2)甲植物和乙植物在红光下的光合作用速率比黄光下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红光外,甲植物和乙植物在________(不考虑白光)光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也比黄光下高。

              (3)初春时,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甲植物多在13:00左右净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植株干重是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量?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1为在水分充足的白天,测得某植物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作用强度和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的日变化趋势曲线;图2是某兴趣小组取株高、生理状态等相近的该种植株若干,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内进行的实验示意图,已知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测量装置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直接导致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推测导致12:00光合速率降低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下降,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药物AMI可以明显减小气孔导度,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下生存,但使用AMI同时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

              (3)图2实验中对光照强度的控制可通过调节灯泡的亮度来实现,也可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来实现,装置中热屏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为图2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序号2~7所对应的实验前后CO2浓度的变化值表示的生理指标是12 h内________________,在第________组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给植物以光下和黑暗各12 h处理后装置中的CO2浓度保持不变。


            • 5.

              将一小株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图1所示,在瓶内放置一个测定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瓶内CO2浓度的变化,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1)图1中,将18O2放入该三角瓶中,放射性元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在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中。测定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_为指标。

              (2)图2中,如果在密闭容器中充满N2与CO2,9~10 h间,光合速率迅速降低,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10 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________停止ATP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 6. 青蒿素是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几乎不溶于水,且对热不稳定,所以提取工艺一直难以突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提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为组织培养获得含青蒿素较高的黄花蒿的基本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青蒿素通过使疟原虫的线粒体内膜脱落,导致其________过程受阻,使细胞缺乏____而不能正常增殖。

              (2) 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通常选取黄花蒿的分生区组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愈伤组织中提取不到青蒿素的原因是_________。过程②和过程③使用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比例较高的是____。 

              (3) 某小组得到的黄花蒿幼苗叶片颜色为黄色,可能的原因是培养基中没有添加____元素,也可能是__________。 

              (4) 图中①②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 

            • 7. 下图甲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部分关系,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该过程的反应物除了丙酮酸外,还需________参加。X物质是________。

              (2) 图乙中,当在________klx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若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____klx。

              (3) 图乙中B植物进行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时,经①过程产生的氧气全部用于⑤过程,则B植物处于________klx的光照强度下。

            • 8.

              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

              (2)③④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短时间内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在横线处填写标号。

              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稍后,________________过程也随着停止。而在这一实验中,始终不会停止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 9.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图表示三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

              (2)若与图2中受体蛋白结合的是胰岛素,写出其中一种靶细胞:_________。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 10.

              下图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________、组织液________、细胞内液________。

              (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_______。

              (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B的方式是________。经过B的运输,②可达到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

              (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许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________。

              (5)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HCO3]约为[H2CO3]的20倍,如果[HCO3]/[H2CO3]<15时,立刻发生酸中毒。此例说明无机盐具有________的功能。

              A.调节细胞渗透压

              B.调节细胞的pH

              C.组成细胞的结构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