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经一个多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 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H2O而不是CO2
            • 2. 关于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更新了空气
              B.萨克斯把绿色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作为对照,用碘蒸气处理后观察颜色变化﹣﹣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以极细光束照射,观察细菌分布﹣﹣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H2O和CO2 , 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H2O
            • 3.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后,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有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上述实验的分析和结论合理的是(    )
              A.本实验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二氧化碳转变成了淀粉
              C.实验初始时遮光与曝光区域仍有淀粉存在
              D.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 4. 下表为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记录,据表判断甲、乙分别是(  )
               组号 给物质提供   结果产生的气体  备注
               H2O和C18O2  甲  其它条件相同
               H218O和CO2  乙  其它条件相同
              A.甲乙都为18O2
              B.甲乙都为O2
              C.甲为18O2、乙为O2
              D.甲为O2、乙为18O2
            • 5.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三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的水绵体上,并在水绵的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结论是(  )
              A.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B.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同,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水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的光合作用速度加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 6.

              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它的是(   )

              A.科学家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膜具有流动性
              B.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
              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D.卡尔文探明C0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 7. 科学家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14C的转移途径应是(  )
              A.CO2→三碳化合物→ATP  
              B.CO2→叶绿素→NADPH
              C.CO2→三碳化合物→糖类  
              D.CO2→叶绿素→糖类
            • 8. 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氧气来自原料中的(    )
              A.水
              B.二氧化碳
              C.五碳化合物
              D.三碳化合物
            • 9.

              水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RuBp羧化酶能够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反应过程中的原料C5即RuBp),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晴朗夏季的中午水稻细胞中RuBp的含量比上午低
              B.RuBp羧化酶集中分布在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基质中
              C.RuBp羧化酶的活性会随该反应速度的加快而升高
              D.光照强度的变化不会影响该反应过程中C3的含量
            • 10.

              阳光经三棱镜后照在丝状绿藻上,好氧性细菌在丝状绿藻上分布并不均匀。聚集着较多好氧性细菌的部位照射着

              A.黄光和蓝紫光
              B.红光和蓝紫光
              C.红光和绿光
              D.蓝紫光和绿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