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运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B.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 2.

              如图一所示,白光透过三棱镜后会按波长不同分散成为七色条带。现有多个图二所示的装置,其中A是活塞、B是玻璃罩、C是某植物、D是清水、E是红色水滴、F是带刻度尺的水平玻璃管,各个装置中植物的大小、生理状态都相同。张华将6套上述装置分别放在图一的1、2、3、4、5、6处,除光照外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且处于严格的最适状态,24小时后读取读数。每个装置红色液滴对应的初始刻度为0,实验结束后的读数记为X,零刻度右侧记为正值,零刻度左侧记为负值。

              图一 图二


              (1)你认为张华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若张华的装置实际测量得到的X值小于0,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A.有无氧呼吸存在 B.呼吸底物中有脂肪
              C.有氧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 D.植物呼吸使容器内温度升高
              (3)张华的同桌李丽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张华的装置无法准确得到他想要的数据。李丽想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能用于“探究在此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李丽应添加或改动的地方有:

              ①将6个装置中D里的清水改为____________。

              ②添加一个相同装置用于测量呼吸量,则该装置应置于____________环境中。

              ③添加一个相同装置作为对照,以平衡环境因素的影响,但该装置中的C应为____________。

              (4)李丽将实验报告拿给当科学家的父亲看,父亲很高兴的表扬了她,但同时也指出该实验有一个缺陷:虽然每个装置所处的环境中光的波长确实不同,但是阳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的____________却一般不会相同。

            • 3.

              实验过程中,实验时间的长短有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各实验中,有关实验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证明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时间越长积累的淀粉越多,实验现象也越明显
              B.在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观察与第三次观察之间所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该实验没有影响
              C.赫尔希与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会产生相似的实验误差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没有影响
            • 4.

              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能正确表示14C转移途径的是( )

              A.14CO2→叶绿素→(14CH2O)
              B.14CO214C314C5→(14CH2O)
              C.14CO214C5→(14CH2O)
              D.14CO214C3→(14CH2O)
            • 5.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某植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图解,图丙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及实验所测得的氧气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物质有________(填图中番号)。

              (2)在图乙的过程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填番图中号)。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__过程。

              (4)如果把植物从光下移到暗处,则短时间内检测[d]的含量将会________。

              (5)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丙A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5

              27

              31

              37

              ……

              (6)将图丙A所示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丙B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________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__点。在下午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丙B所示曲线的________段获得的。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则设置的对照实验与图丙A所示装置相比,除应进行________外,其余装置和条件都应相同。

            • 6.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结论
              B.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结论
              C.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D.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 7. 下列实验中科学家的使用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
              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C.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 8.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 , 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利于光合作用
            • 9. 将天竺葵的绿叶在暗处放置几小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酒精脱色,再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为对照实验
              B.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需要光
              C.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光照,因变量是否产生淀粉
              D.此实验中酒精的作用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中酒精的作用相同
            • 10.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CO2和H2O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淀粉
              D.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