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某植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图解,图丙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及实验所测得的氧气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物质有________(填图中番号)。

              (2)在图乙的过程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填番图中号)。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__过程。

              (4)如果把植物从光下移到暗处,则短时间内检测[d]的含量将会________。

              (5)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丙A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5

              27

              31

              37

              ……

              (6)将图丙A所示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丙B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________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__点。在下午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丙B所示曲线的________段获得的。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则设置的对照实验与图丙A所示装置相比,除应进行________外,其余装置和条件都应相同。

            • 2.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Ⅱ表示           阶段,该阶段在              进行。其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           

              (2)图中A代表被叶绿体中色素所捕获的             

              (3)科学家用18O标记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       来自于H2O。

              (4)科学家用14C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体→ATP

               C.CO2→乙醇→(CH2O)     D.CO2→C3→(CH2O)

            • 3.

              下图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①~⑤代表物质),请分析回答。


              (1)Ⅱ是指              反应阶段,           (填“Ⅰ”或“Ⅱ”)阶段的化学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2)图中②与C5结合形成C3的过程叫做           的固定。

              (3)图中①是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它来自于水。

              (4)作为活泼还原剂参与Ⅱ阶段化学反应的是                (填序号),绿色植物吸收的光能经光合作用最终储存在            (填序号)。

            • 4.

              下图甲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部分关系.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该过程的反应物除了丙酮酸外,还需      参加。X物质是            

              (2)图乙中,当在         千勒克斯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若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          千勒克斯。

              (3)图乙中B植物进行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时,经①过程产生的氧气全部用于⑤过程,则B植物处于            千勒克斯的光照强度下。

            • 5.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图中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的场所是      ,过程②表示    

              (2)在生长旺盛时期,植物体内过程①、③、④产生ATP的数量关系是①     ③+④(填“>”或“=”或“<”)。

              (3)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条件对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温度

              CO2吸收量(mg/h)

              组别、条件

              10℃

              20℃

              30℃

              35℃

              40℃

              45℃

              1

              黑暗

              -5

              -10

              -18

              -32

              -40

              -32

              2

              弱光,CO2浓度为0.03%

              2

              0

              -8

              -24

              -33

              -28

              3

              适当遮荫,CO2浓度为0.03%

              3

              5

              0

              -16

              -24

              -24

              4

              全光照,CO2浓度为0.03%

              5

              8

              4

              2

              0

              -12

              5

              全光照,CO2浓度为1.22%

              10

              20

              40

              28

              12

              0


               ①30℃时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     

               ②根据表中信息,可推测对该植物生长最有利的一组条件是     

               ③第5组实验中,该植物在35℃时光合作用实际固定二氧化碳     mg/h。

            • 6.

              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乙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下表为测得该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图甲中物质B为__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其含量变化是________。

              (2)乙图中,如果X代表土壤中Mg2+浓度,则X可通过影响______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3)经研究发现,该植物夜晚虽然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表数据,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若每天对该植物进行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处理,温度均保持在30℃的条件下,则在这24小时内该植物_________(“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 7.

              图1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指的是O2或CO2。图2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CO2浓度与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最低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乙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图2中B点之前,该植物细胞中ATP的合成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

              (2)题中 “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

              (3)图1中的b物质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葡萄糖。

              (4)当CO2浓度分别为图2中C和N时,分别对应图1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a~f中选择)

            • 8.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 ______ ,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 ______ 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______ 。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 ______ 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 9.
              图1是某低等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填序号);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填序号)。

              (2)将图1细胞浸润在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内溶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将会发生失水现象。

              (3)若将绿色植物由图2中B环境转移到C环境,叶绿体中C3的含量短时间内将会_________;与图2中B点植物进行的生理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CD段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______,D表示__________。CO2由②过程产生到⑤过程利用,至少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在15℃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____________倍。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__。分析图中柱状图变化,可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所需要的_________不同。

              (3)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为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卡尔文通过停止____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他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下图中的______。

              ②卡尔文通过停止_____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找到了固定CO2的物质。

              ③上述实验中卡尔文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________而分离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