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回答:



              (1)该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

              (2)B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A表示________

              (3)细胞识别、物质的跨膜运动等与图中________(填字母)有关。

              (4)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的区别,其原因是由于图中________(填字母)不同所致。

              (5)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应选取人体哪种细胞做实验(    )      

                A.口腔上皮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成熟的红细胞

              (6)你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 2. 下图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                             ,如果物质A吸收到细胞内,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 ,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 。

            • 3.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 ________方式,B表示 ________方式,C表示 ________方式,D表示 ________方式。

              (2) K+ 、O2 和葡糖糖三种物质中,可以通过B方式进入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上合成的。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___(填字母)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5)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ATP的基本组成元素是______,ATP含______个高能磷酸键。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 h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细胞之间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三个磷酸基团全部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

              (3)据图推测典型信号分子释放的方式最可能为______。该过程体现膜具有______的特点。该过程是否需要消耗能量?______。

            • 5.

              33.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cm2)

              气孔密度 (个·mm-2)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1)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绿

              20.3(149%)

              768(93%)

              4.17(96%)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1)C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较少,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________。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最后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⑷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测气体为________;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与它们各自的前一阶段相比,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图一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二表示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图一                                           图二

                 

              (1) 激素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 当激素③含量过高时,使激素________(填序号)的含量减少,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长期注射激素③最终可导致图一中________(填器官名称)功能衰退。

              (3) 激素③到达靶细胞后,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④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其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细胞。

              (4) 远距分泌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激素①②③④中属于此传送方式的有________。

            • 7. 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 ______ 期.此期细胞中有_____条染色体____ 条染色单体 _______个DNA分子,此图细胞接下来进入的时期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 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_ _            ____ .
              (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 ______ .(写出两种)
              (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 ______ 期(填写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 ______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______ .
            • 8.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其运输方式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是在________(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该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3)图甲中物质B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

              (4)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曲线②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 9.

              下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填序号),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中物质B指的是__________,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

              (3)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__有关,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

            • 10.

              下图表示反射弧及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__上填名称)


              (1)在A图中,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__。④的作用是_________。图中有____神经元细胞。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未兴奋部位是________,兴奋传导方向与________电流方向一致。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_________结构中,即信号在C图中的传递不能由乙传到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c图乙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4)已知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乙兴奋,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使结构乙所在的神经元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